1.在八国峰会召开前夕,英国媒体认为这次八国会议,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美都将争取中国的支持。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在联合国发起的《京都议定书》中,中国也被归类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该受该条约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约束。对欧美要争取中国支持的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并逐年增加
B.中国具有较大的世界影响力,但尚未加入《京都议定书》
C.中国在发展国家中经济最有潜力,对欧美国家经济影响巨大
D.中国排放温室气体量大,但不受《京都议定书》中的条件的约束
2.现代社会似乎热衷谈论“大师”,越没有“大师”的时代越热衷于谈论“大师”,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但“大师”,尤其是人文类的“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学术文化真正的全面地继承和发展,靠的是“大师”而不是“专家”。“专家”只是掌握专门知识之人,而“大师”才是继往开来之人。缺乏“大师”,是学术危机的基本征象。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
A.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B.社会关注错位,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师”
C.人为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社会缺乏“专家”和“大师”
D.“专家”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必然是一个“专家”
3.今年,11名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香港大学担之门外。这与内地高校追逐高分应试者、为招收到“状元”而津津乐道、各地大捧高考“状元”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举引来轩然大波,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笔者认为,香港大学招生和“应试教育”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录取学生,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至于是否最优抑或是否符合内地的情形,那就是见仁见智了。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
A.香港大学的录取标准并不是挑选学生的最佳标准
B.香港大学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媒体不应过多批评
C.香港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并不与内地现有情形相符
D.香港大学不录取“状元”的原因是他们不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
4.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几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的等级考试。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英语的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悉的一种人文教育
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
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
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答案及解析
【解析】D。选项A表述了一个事实,但却没有说明这与欧美各国争取中国支持的原因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选;从材料中我们无法得知中国是否加入《京都议定书》,所以B答案无法推知;C答案的内容材料没有提及。本题只能选择D答案,即中国的排放量大。但却不受《京都议定书》的某些限制,所以欧美各国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
【解析】D。材料没有谈到“大师”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所以A答案无法推出;材料也只强调了“大师”的“物以稀为贵”,并没有说明“专家”也如此,所以不能说明缺乏“专家”,因此C答案也无法得出;答案B所依据的观点正是答案D的内容,故选D。
【解析】D。材料中没有谈到香港大学的录取标准是否是最佳标准,所以A答案不能选;材料谈到香港大学按照自己的要求录取学生,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所以D答案正确;材料没有把重点放在分析媒体是否应该对香港大学的录取标准进行评价,所以B答案不能选;材料没说香港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并不与内地现有情形相符,所以不选C。
【解析】D。选项A实际为材料所举的一个例子,太过片面,所以不能选择;B、C同A一样过于片面,所以本题只能选择D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