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网判断推理每日学习及精解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9-03-18 00:00

  【例题】(1)林凯到电视台做实习记者
        (2)采访在华外国留学生
        (3)暑期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林凯结交了很多外国朋友
        (5)林凯感到自己的英语不好
  A.(3)—(1)—(2)—(5)—(4)        B.(3)—(5)—(4)—(1)—(2)
  C.(1)—(2)—(5)—(3)—(4)        D.(3)—(4)—(5)—(1)—(2)


  【例题】(1)申请专利        (2)研制出新产品
      (3)起诉索赔        (4)发现仿制品
      (5)败诉
  A.(3)—(5)—(2)—(4)—(1)        B.(1)—(2)—(4)—(3)—(5)
  C.(2)—(1)—(3)—(4)—(5)        D.(2)—(4)—(3)—(5)—(1)


  【例题】(1)“红绿灯”节目作了报道
      (2)现场拾到一只破碎灯罩
      (3)对同一型号车辆逐一排查
      (4)确定为某品牌汽车零件
      (5)受伤者被送到医院
  A.(2)—(1)—(5)—(3)—(4)        B.(2)—(5)—(1)—(3)—(4)
  C.(5)—(2)—(1)—(4)—(3)        D.(5)—(1)—(2)—(4)—(3)


  【例题】(1)嫌疑人聚焦在印刷厂一名职工身上
      (2)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
      (3)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
      (4)检测碎布片中有油墨成分
      (5)现场拾到一块衣服碎片
  A.(2)—(5)—(1)—(4)—(3)        B.(2)—(5)—(4)—(3)—(1)
  C.(5)—(2)—(4)—(1)—(3)        D.(5)—(4)—(3)—(1)—(2)

 


 

 

 

 

 

 

 

 

 

 

 

 

 

 

 

 

 

 

 

 

 

 

 

 

 

 

 

 

 

 

 

 

 

 

 

 

 

 

 

 

 

 

 

 

 

 

 

 

 

 

 

 

 

 

 

 

 

 

 

 

 

 

 

 

 

 

 

 

 

 

 


  【解析】A。比较各选项,以(3)为逻辑起点,顺接(1)、(2)项,进而发现自身英语不好,于是结交外国朋友。故选A。


  【解析】B。此题讲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主题为社会热点现象,易知先有新产品再有仿制品,出现侵权后,一般会起诉,结果遭遇败诉,因此才申请专利。故选D。


  【解析】D。用最相关原则法。通读各项知(2)、(3)、(4)共同讲查找肇事车的线索,它们为同一意群,先比较这三项的顺序,易知现场拾到的灯罩为查找线索,进而确定为某品牌汽车部件,再对车辆进行逐一排查。所以三项的顺序应该是(2)—(4)—(3),(1)、(5)讲事件的发生,(5)在(1)之前,再比较这两个意群的顺序,得答案D。


  【解析】C。假设事件发生的细节,凶案发生后,勘查现场,找到一块衣服碎片,而死者衣服完好无损,对碎布片进行监测,把目标聚焦在印刷厂工人身上,最后找工作服上有补丁的工人。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