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所有居住在某市的人在到达65岁以后都有权得到一张卡,保障他们对该市的大多数公共交通服务享有折扣。1990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显示,该市有2450名居民那一年到了64岁,然而在1991年的时候,有超过3000人申请并合理地得到了折扣卡。因此,显而易见,1990年至1991年间该市的人口增长部分肯定来源于六十多岁的人向该市的移民。
上面论述所基于的假设是( )。
A.该市1990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有问题
B.该市的人口总规模在1990年期间增长不止500人
C.1991年申请并得到折扣卡的人在那一年是第一次有权申请该卡
D.1991年移居该市的65岁或以上的人中,没有人没有申请过折扣卡
【例题】某公司规定,只有在本公司连续工作20年以上或者具有突出业绩的职工,才能享受公司发放的特殊津贴。小张虽然只在该公司工作了3年,但现在却享受公司发放的特殊津贴,因此他一定是作出了突出业绩。下列选项的推理方式与上述题干最为类似的是( )。
A.要想取得好成绩,既要勤奋学习,又要方法得当。汪洋虽然勤奋,但成绩不太好,看来他的学习方法不当
B.一个罪犯要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A嫌疑人有作案动机,但却无作案时间,因此,A嫌疑人不是该案的作案者
C.如果既经营无方又铺张浪费,那么一个企业必将严重亏损。大鹏公司虽经营无方,但并没出现严重亏损,这说明它至少没有铺张浪费
D.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某国杜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其执政者一定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
【例题】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例题】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会使用 D.不能确定
【解析】C。该题属于前提假设型。该题题干中提出:在1991年申请折扣卡的人数比1990年所做的普查的预计值要多这一前提。而结论中得到该市人口增长部分来源于移民。分析其选项可发现,选项A、B和D都有可能是推论出结论的前提,但他们都没有基于题干的假设,属于随意扩展题干,都为错误的。只有选项C是基于题干假设的,所以答案为C。
【解析】D。该题属于比较型。要求选出选项中和题干中推理方式最相似的选项。首先,要归纳出题干中的推理方式是什么样。通过对题干的关键词“只有……才……”的提取及其逻辑关系的确认,我们可知道题干是属于假言命题的必要条件推理。选项A为“既要……又……”,属于联言推理关系;选项B为“必须……又……”,也属于联言推理关系;选项C为“如果……那么……”,属于假言命题的充分条件推理;选项D为“……或者……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属于假言命题的充分条件推理。所以答案为D。
【解析】B。根据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可能同真(必有一假),不可能同假(必有一真)。上述题干中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其中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甲和丙的口供都是真的的;案犯为丙,丁是主犯。答案是B。
【解析】A。本题可以用命题的反对关系来解题。题干中(1)和(2)为下反对关系,互为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可以同真,但是不能同假.根据题意,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则(1)和(2)必有一真一假;则(3)肯定为假,说明所长会使用计算机,则(1)为真,(2)为假,那么所有人都会使用计算机。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