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35)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5-06-19 01:20

[第一部分 客观题、第二部分 主观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认识的客体是指( )。
A.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B.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C.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自然界中的“自在之物”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3.中国古代哲学家陆象山主张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D.古代实证主义的观点
4.经济基础是( )。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思想动机
B.人的社会关系
C.人类的共同利益
D.人类的共同需要
6.宗教的本质是( )。
A.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
B.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C.人们之间爱的感情的联系
D.统治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颠倒的反映
7.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错误的说法是( )。
A.表明我党的坚持这一路线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B.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C.只是一种口号,并不一定实行
D.克服了在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上的各种模糊认识和“左”和右的阻力
8.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 )。
A.农业
B.教育和科学
C.工业
D.商业
9.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 )。
A.和平共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自力更生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1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全体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利
D.生产资料公有制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
A.个人文明与社会文明两个方面
B.教育科学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
C.思想道德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
D.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
1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13.法律汇编是( )
A.将某一部分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
B.对原有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变动
C.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按照规范性文件涉及的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汇编成册
D.一种立法活动
14.( )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A.占存
B.处分
C.收益
D.使用
1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A.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B.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C.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D.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16.某企业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其不予许可的决定不服,应向哪一机构申请复议( )。
A.山东省人民政府
B.山东省人大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7.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到哪一级机构缴纳罚款( )。
A.到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
B.到指定的银行
C.到其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
D.到财政局
18.某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力时,侵犯了某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则下列哪一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
A.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主管机关
C.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在地的政府
D,要看该组织行使的权力属于哪一个行政机关而定
19.我国编制工作采取的领导体制是( )。
A.分级领导、统一管理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巳垂直领导
D.双重领导
20.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
A.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经济行政
D.其他手段
21.信访是一种( )。
A.立法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监督
D.都不是
22.我国承担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培训任务的新型机构是( )。
A.北京行政学院
B.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
C.中央党校
D.国家行政学院
23.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
A.请示
B.报告
C.通报
D.函
24.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25.依据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有( )等交流形式。
A.调入、转任、轮换、挂职锻炼
B.调出、轮换、轮岗、挂职锻炼
C.调出、转任、轮换、轮岗
D.调任、转任、轮岗、挂职锻炼
26.撰写一篇简报,一般情况下要符合下列哪点要求( )。
A.要有二定的理论深度
B.一般用分条列项形式表述
C.要求简明精炼,突出重点,字数一般控制在千字左右
D.要求首先讲清形势,说明意义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
C.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创造物
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列宁说:“民主共和国是资本主义所能采取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说明民主共和国的作用是( )。
A.同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B.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C.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 )。
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B.个人才能的发挥依赖于集体
C.集体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各个个人力量的发挥
D.集体要不断满足个人合理的要求和利益
4.实践的特点是( )。
A.人类的自觉能动活动
B.消极适应自然界的活动
C.客观的物质活动
D.只是主观性的活动
5.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 )。
A.理论要反映事物丰富多彩的个性,同具体事物的特点相符合
B.理论要反映实践的各种具体形式,表现其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巳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变化了的实际相符合
D.理论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依据具体情况去指导实践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世界观、发展观的对立表现为( )。
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抽象的观点和具体的观点的对立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8.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它包括(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9.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有( )。
A.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
B.投机的功能
C.形成合理价格的功能
D.有利于市场供求和价格的稳定
10.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有:( )。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B.计划指导原则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11.在下列各类市场中,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有:( )。
A.消费晶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
D.信息市场
12.现阶段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C.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14.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
A.口述作品
B.计算机软件
C.楼房设计图纸
D.舞蹈作品
15.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
A.制定行政法规
B.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16;犯罪未遂具有如下特征:( )。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7.我国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特点是( )。
A.公务员的义务同时又都是权利
B.公务员享有公民所不能享有的某些权利
C.公务员的义务因公职而受有一定限制
D.公务员的义务与其职业道德规范有密切联系
18.鉴于刑事强制措施是一种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在适用强制措施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
A.合法性原则
B.比例性原则
C.必要性原则
D.适时变更或解除原则
19.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有:( )。
A.党管干部
B.政治中立
C.为人民服务
D.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
20.按照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 )。
A.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
B.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
C.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
D.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21.自愿提前退休方式的条件是( )。
A.男年满5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B.女年满5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C.工作年限满30年的
D.丧失工作能力
22.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
A.绝密文件
B.群众上访信件
C.过时的文件
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23.下面关于公文的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文能够逾越时空限制,有效传递信息
B.公文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因而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
C.公文可以杜绝官僚作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公文直接形成于内容所针对的现行活动中,对受文者行为能够产生强制性影响
24.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结果的书面资料,它必须( )。
A.以科学分析为手段
B.以叙述、描写为主
C.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D.以传递信息为目的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真理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肯定了人的意志和思想动机的作用。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第二性的,由物质派生的。
6.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而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9.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10.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客观尺度。
11.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币值的稳定,就必须使货币流通量等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
13.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法律汇编,二是法律解释。
14.代理是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对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其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法律制度。
15.法律和党的政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规范性,后者不具有规范性。
16.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17.在行政诉讼的二审程序中,行政机关可以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18.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故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始终是平等的。
19.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20.政府机构必须是各级人民政府或由各级人民政府所属。
21.在中国,国务院常委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22.国务院组成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需经国务院总理提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23.工作简报、动态简报都属于长期性简报,而会议简报属临时性简报。
24.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案例分析题
1.某机关职员田某和胡某是夫妻关系。该机关主管张某因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新职员田某的一点小过错,张某即对其当众训斥,因以前张某曾追求过田某之妻胡某而没有结果,田某认为这是张某借机报复。从此,田某对张某怀恨在心,并消极怠工,上班经常迟到田某越是消极怠工,张某越是对其当众训斥,而田某愈发认为张是故意刁难自己,同自己故意过不去。某年某月,张某因经济问题被立案审查,田某以为时机已到,为把张某彻底搞垮、搞臭,遂与妻子胡某商量,捏造张某犯罪事实:某年某月某日,张某把田之妻胡某骗至宿舍中强行奸淫。周密计划后,田某,胡某遂向有关机关告发了张某。
问: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2.刘某与他人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决,要求刘某赔偿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刘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刘认为法院处理有错误,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被法院拘留15日。
问:刘某是否可以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起行政诉讼?并说明理由。
五、公文改错
1.他的工作很积极,曾经荣获先进生产者。
2.全国劳动模范中青年居多。
3.我知道你病体初愈就来了。
4.机器技师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5.这个书法展览是由我校同学所举办。
6.以上意见,如有不当,请即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7.全国人民正在掀起四个现代化的高潮。
8.我们应该努力地完成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9.他有一个孩子,在上海工作。
10.虽然我们已经改革了好几项规章制度,但至今还有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需要改革。
六、论述题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D 7.C 8.B
9.D 10.A 11.D 12.C 13.C 14.B 15.C 16.A
17.B 18.A 19.B 20.A 21.C 22.D 23.D 24.B
25.D 26.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D. 3.ABCD 4.AC 5.CD 6.ABC
7.ABC 8.ABCD 9.ACD 10.ABCD 11.BCD 12.ABC
13.ABC 14.ABCD 15.AD 16.ABC 17.BCD 18.ABCD
19.AD 20.AB 21.AC 22.BCD 23.CD 24.ABC
三、判断正误
1.√ 2.X 3.X 4.√ 5.√ 6.X 7.√ 8.X
9.√ 10.X 11.√ 12.√ 13.X 14.X 15.X 16.√
17.X 18.√ 19.√ 20.√ 21.√ 22.X 23.√ 24.X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案例分析题
1.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他人有罪的行为,本罪的特点是:1.犯罪对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但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则不构成犯罪。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假借司法机关以达到诬陷之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实;二是向有关国家机关或单位作虚假告发。二者缺一不可。行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之目的,也不构成犯罪。
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但事实上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成立。如果行为人并无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目的,只是意图损坏他人名誉或使其受纪律处分,不构成本罪。认定本罪,须注意其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所谓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
的行为。
两罪的主要区别有:
1.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无身份限制;后罪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
2.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利用职务、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的行为,是否利用职权,对构成犯罪与否,没有影响;
3.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让被害人受到刑事处罚;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
4.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
结合本案来看,被告人虽然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客观上也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但是关键在于被告人没有滥用职权的行为,而且张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或举报人。所以,被告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
2.所谓行政诉讼是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而引起的诉讼。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这就是说:
首先,只有行政机关才能作为被告,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不在行政机关的范围之内;
第二,法院对案件依法做出裁判,不是具体行政行为,而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行为;
第三,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机关而不是个人。所以说,任何人都不能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出行政诉讼。如果刘某认为法院的处理不当,则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在法院决定进行再审之前,必须履行法院的判决。
五、公文改错
1.他工作很积极,曾经荣获先进生产者称号。
2.全国劳动模范中,青年居多。
3.知道你病体初愈,我就来了。
4.机器质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5.这个书法展览是由我校同学主办的。
6.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准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7.全国人民正在掀起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高潮。
8.我们应该努力地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一切任务。
9.他有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孩子。
10.虽然我们已经改革了好几项规章制度,但至今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需要继续改革。
六、论述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勇于实践,努力探索,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这条基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立足国内,又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
(1)“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民主与法制急待健全;经济文化条件的落后。所以,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要经历一个上百年的较长历史阶段。
(3)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因为这是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我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它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克服困难,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坚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兴旺起来。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