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措施与市场化调控并举的共同作用下,2004年我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2005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扩张期,目前看来会延续2004年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政府调控能力的提高、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以及宏观政策的基调,直接关系到2005年经济的运行趋势。
2005年宏观调控的新走向
●巴曙松 华中炜
一、200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国际环境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良好。国际环境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石油价格的走势。如果国际油价回落,将减轻中国原油进口成本负担,大大缓解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将减缓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国内环境看,2005年城市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仍处在升级期,汽车、住宅等消费热点尽管在经过爆发式增长之后,其增长势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向上拉力不会逆转。受投资成本影响,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不会停顿。巨大在建规模使投资继续惯性运行,经济增长的自发运行仍处在扩张期,宏观调控只是压抑了其增长幅度,但并没有改变其趋势。
二、2005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04年我国行政管制措施与市场化调控的效果明显,而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操作上市场化色彩更浓、动用经济手段更多,调控政策更加稳健,政策与体制改革的结合更加紧密。
1.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复归市场化轨道
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在2004年上半年开始主要采用行政管制措施。较之间接的宏观调控措施,在当时特定的时机,行政调控由于见效快、措施直接而成为首选。但是行政调控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如缺乏弹性、执行方面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可能产生非经济的寻租行为等等。如果仅仅依赖行政手段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而没有市场化的手段与市场化的价格信号调整的配合的话,就可能使初期依靠行政管制取得的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可能使得宏观调控的持续时间延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2005年政府将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克服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倾向,真正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具体来说,2005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行政色彩将逐步淡化,直接调控手段运用进一步减少,间接调控手段、市场化方式成为常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注重总量方面调控的同时,在引导结构优化方面将体现得更为明显,“区别对待”的政策特色得以延续并更加鲜明。
2.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注重结构调整
从2004年初实行新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来,中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已经进行了调整与配合,如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从上年1400亿元调减到1100亿元,一些以国债筹资建设的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有意放缓,同时显著强化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结构导向,支持农业、公共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在接下来2005年的经济增长轨道中,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上的“有保有控”:即一方面政府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以拉动投资需求为目的的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同时将退出一般竞争性、营利性的投资项目,力争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政策平台和制度平台;另一方面,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将集中于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
3.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价格型工具的运用
2005年,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稳健”,这就要求相应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2005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适时加以完善,根据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央行将会灵活调节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加强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注意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2005年,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利用价格型工具。2004年10月底的加息举措宣告金融调控从前期“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转向“充分利用价格型工具”的新阶段。此次微调是货币政策进入转折点的标志,具有一定的“宣示效应”,即央行通过加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弹,试图改变公众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政府将进一步加息,可能会有助于遏制投资过热,但是这种影响相当微弱。央行提出要观察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动,显然,这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是整个温和加息的步骤中的一步而已。
三、200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
2004年宏观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与体制和机制性弊端有关。中央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其核心是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适当的边界,为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创造有效的传导机制,完善微观经济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使之对宏观调控产生合乎理性的反应,改善宏观调控工具,使之更为市场化。
1.投资体制改革配套措施出台
宏观调控政策层面的各项措施对市场周期性投资膨胀的治理较为有效,而体制性投资膨胀的治理则需要通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来实现。国务院在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关键时刻及时出台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决定,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抓住了宏观调控中诸多矛盾的关键,正在逐步消除盲目投资扩张的体制性因素,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强的内在动力。
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实现标本兼治,2005年中国政府将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明示新的投资领域行为规则,明示政府在企业投资核准环节中对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的具体操作细则,明示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及时清理和废止限制社会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的过时政策和法规也是重点之一。另外,必须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出台具体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法规,增强政府投资相关人员的责任性。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目前,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组织框架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业绩考核等相关制度已开始实行,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北京、上海等省市调整和优化了产权交易机构。2005年,政府将会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组建和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将会得到推进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中央企业授权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监事会条例、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等法规规章正在酝酿出台或修订;国有资产法、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也将得到推进。另外,随着国资委加强对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方面的监管,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重组上市工作将会继续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也会走向纵深。
3.金融体制改革攻坚
在2005年,国有银行改革仍将是金融业改革的重头戏。在注资和股改完成后,国有银行的改革重点将转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这项工作包括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预警系统,严格执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审慎要求;建立和完善稽核审计、信息系统等许多方面。
目前,中国处在一个金融风险重新组合、分布的阶段。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开始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集中,并逐步从隐性风险向显性风险转化。对于新的金融风险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必须有新的金融稳定策略。还值得预期的是,由于2004年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问题已被提上政府部门议事日程;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的论证和研究在不断推进,估计2005年这些创新举措都会从理论变成现实。
4.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2005年,财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进一步理顺,分税制不断完善,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县以下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从目前情况看,有可能在2005年继续的改革措施包括以下5个方面:(1)继续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的试点;(2)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包括统一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税前成本和费用扣除标准、税率、优惠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3)完善地方税制度,结合税费改革对现有税种进行改革,并开征和停征一些税种。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4)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减免试点范围;(5)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5.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改革将逐步推开
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公用事业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是导致投资过热的重要诱因,而导致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的核心原因是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太低。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也将是下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和改革的着力点。中央高层领导多次指出,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从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
在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后,以数量调节为主要特征的货币信贷调控,将会加快向价格调节方式的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而随着中国贸易项目将由持续顺差转为基本平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更多地将来自国内需求,同时,美联储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使得流入中国的热钱可能会受到一定遏制,而不调整汇率形成机制的代价正逐步加大。目前看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机正逐步走向成熟。2005年,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可能体现在继续放松外汇管制,扩大企业与居民持汇额度,促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出台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将主要集中在资本流出方面。
另外,建立可行的市场化土地管理体制也势在必行。“管制土地”只是阶段性行为。目前,不少地区土地供应紧张问题凸显,一些合理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势必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在地价形成、征地补偿、土地批租、土地收入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形成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机制,对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和促进经济的合理增长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