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天津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详解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7-01-27 22:13

    1. 社会上认为马加爵一案中反映出了很严重的青年人心理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

    【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思路】 就马加爵一案,社会各界反响都很大,这一案件确确实实反映出了当代学生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贫困生。贫困生一般性格都比较孤僻、自卑、敏感、多疑。社会和学校、老师及家长不能仅仅把目光都放在他们的学习成绩上,而应尽可能地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内心世界,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真正的心灵慰籍,给予他们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2.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让你向温总理提一个问题,你会提什么问题?

    【出题意图】 情景性问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解答思路】 提国民十分关注的问题。

    3. 让你统计你所在学校3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你将如果进行调查?

    【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方案策划能力。

    【解答思路】 

    (1)制定一个统计表(如下表);

    (2)到学校就业办公室去调查一下基本情况;

    (3)将调查的基本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并进行统计、分析。

    4. 作一个演讲,关于“人才兴国战略”。

    【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解答思路】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又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取决于人才的较量。科技的竞争,需要众多的人才,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资源。要落实人才兴国战略,最重要的是建立能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和才智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因此,首先应从人事制度改革做起。先从较易改革的方面着手,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人才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能否顺利实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能否真正落实,关键要看人事干部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能否逐步到位。人事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到位,关键是要克服行政权力重新分配中的思想阻力。如果领导干部从大局出发,本着先易后难的改革原则,人事干部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人才兴国战略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然大放光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W"舒尔茨从二战中遭到严重摧毁的国家在战后迅速得到恢复中受到启发,指出只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本的作用,才能迅速医治好战争创伤,重新创造出繁荣的经济。罗伯特"卢卡斯则把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体现在生产中的一般知识和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同时,他将人力资本又进一步划分为社会共同拥有一般知识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特殊化人力资本,从而把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并且更为具体化。保尔"罗默更进一步认识到科技作用中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及其积累。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而在其生产函数公式中又加入了知识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把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因素。

    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丰脊或资本存量的多寡,处于现代经济生产中的人力资本,其作用远比物质资本重要的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仅仅增加物质资本是不行的,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的同时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两种投资平衡地增长。

    邓小平同志强调和重视人才,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怎样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他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还是人才。”他把人才问题提高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讲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这又一次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重申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的思想和理论是十五大“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渊源。我们必须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优先的战略位置,加大投资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所以,科教兴国的实质就是人才兴国。

    5. 被录取以后,有人说你工作不认真等等,你怎么做?

    【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