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时分 B.午后2点左右
C.上午8、9点 D.日落时分
2.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
A.张衡 B.蔡伦 C.王充 D.沈括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马克思主义认为否定是()
A.全盘否定B.直接否定 C.间接否定 D.辩证否定
5.()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力量。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D.生产方式
6.下列不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A.费尔巴哈 B.叔本华 C.黑格尔 D.尼采
7.国家的实质是()
A.阶级调和的机关 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
C.正义的社会组织 D.阶级压迫的**工具
8.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次要方面
9.改革开放时期建成的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是(
A.大亚湾核电站 B.武汉钢铁基地 C.胜利油田 D.包兰铁路
10.下列成员中不是欧盟国家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1.商品的价质量是()
A.由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B.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由市场价格决定 D.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分工 C.私有制产生 D.剩余价值出现
13.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手段主要采取()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经济方法 D.政治方法
14.下列行业中,不属于第三产业范畴的是()
A.商业 B.服务业 C.采矿业 D.房地产业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其影响不包括()
A.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阻碍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
D.资本输出成为对华侵略的主要手段
16.资本主义列强取得在中国长江上游的内河航行权是在()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中法新约》 D.《辛丑条约》
17.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其目的是()
①攫取在山东地区的侵略利益
②牵制俄国、德国侵略势力的发展
③与日本争夺对山东的控制权
④继续保持对华侵略的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在民国初年造成的后果是()
A.加剧了中国近代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列强在中国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C.列强在“势力范围”实行直接殖民统治
D.开始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9.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表述正确的是()
①国民政府加强了对货币金融的统一管理
②近代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
③官僚资本开始建立起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新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A.中国的军阀统治被彻底推翻
B.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
C.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反蒋抗日的倾向
参考答案
1.B2.B3.B4.D5.A6.A7.D8.A9.A10.D
11.A12.B13.C14 C15.D16.B17.C18.A19.A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