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审判解释 D.行政解释
22.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2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24.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25.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26.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
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B.没有普遍约束力
C.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 D.有普遍的约束力
27.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客观标准 B.唯一标准
C.唯一的客观标准 D。首要标准
2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
A.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应该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29.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
30.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
A.任意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31.监察机关有权对下列哪种对象实施监察活动?( )
A.国家司法机关。
B.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2.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中的哪一项?( )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保障相对人权利。
33.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几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前几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对此,依次两个日期都正确的选项是哪项?( )
A.5日,10日 。 B.7 日,15 日。
C.3日,7 日。 D.5日,7 日。
34.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 )
A.警告与罚金。
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
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35.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
A.只能由法律设定
B.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
C.可以由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设定
D.可以由地方性法规设定
36.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特征的表述,( )是不正确的。
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纠纷
B.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
C.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
D.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
37.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
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报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
38.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不包括(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理
C.行政处分 D。劳动教养
39.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
A.签署公布 B.终止审议
C.进一步审议 D.提请表决
40.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参考答案
21.A 22.B 23.B 24.C 25.C 26.A 27.D 28.B 29.B 30.A
31.D 32.B 33.C 34.B 35.A 36.A 37.D 38.B 39.A 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