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测试题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10-07-15 00:00

中国现代史

强化训练题(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回答第1~5题:
1.会议召开的直接背景是( )。
A.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中共确定了建国的理论、路线、方针
C.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D.全国人民拥护共产党

2.与以往的政治协商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突出特点是( )。
A.中国所有政治力量共同参与
B.包括国内、国外的民主力量
C.商讨政治、军事等各种问题
D.中国共产党发挥重要作用

3.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制定了“临时宪法”
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4.会议的召开表明( )。
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
②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
③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诞生
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确立
⑤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完全成熟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本次会议所负的历史使命完成于( )。
A.1952年底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回答第6~10题:

6.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7.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 )。
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②消灭了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
B.是为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而出兵
C.是对美国扶蒋反共战争的报复
D.是为解放台湾受阻而采取的补救措施

9.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直接目的在于( )。
A.打击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企图
B.打击反革命首要分子
C.取缔旧社会的娼妓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
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0.上述三件事( )。
A.都属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既促进政权巩固,又有利于恢复经济
D.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结束

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回答第11~13题:
11.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是相互指导的关系
B.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单一的经济基础,是共同涉及的主要问题
C.一五计划的内容包含着总路线的基本精神
D.一五计划是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阶段

12.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13.以下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害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回答第14~16题:
1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最突出的特色是( )。
A.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步进行
B.采取了五年计划的形式
C.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同时展开
D.对私营工商业实行“赎买”,实现和平过渡

1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C    6.D    7.C    8.A    9.B    10.C    11.A    12.A    13.D    14.D    15.D    16.C

强化训练题(二) 

1.下列成就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 
A.兰新铁路 
B.包头钢铁基地 
C.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D.南京长江大桥 

2.社会主义十年探索建设时期,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王崇伦 

1958年中共八大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据此回答第3~5题: 
3.下列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评述正确的是( )。 
①符合我国国情,较好地指导了社会主义建设 
②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④总路线一无是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中共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规律 

5.造成总路线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是( )。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客观规律 
C.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D.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总的来说,八大的方针是正确的,但在以后的实践中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据此回答第6~10题: 
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反右倾斗争 
D.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7.下列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大跃进”的产物,实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 
B.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C.它达到了预期目的 
D.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8.1959年庐山会议上开展的“反右倾”斗争,实际上反掉的是( )。 
A.平均主义 
B.主观主义 
C.实事求是 
D.个人专断 

9.“反右倾”斗争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包括( )。 
A.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B.严重损害了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 
C.是1959年1961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D.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0.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的会议是( )。 
A.1956年中共八大 
B.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诃会议 
D.1959年夏中共中央庐山会议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B    6.B    7.C    8.C    9.D    10.C

强化训练题(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据此回答第1~3题: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第4~6题:
4.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
D.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经验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则是( )。
A.扩大对外贸易
B.发展经济
C.学习先进技术
D.平等互利

6.下列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
A.连云港
B.漳厦泉三角洲
C.海南省
D.青岛地区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当今世界解决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重要思路,据此回答第7~10题:

7.“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8.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9.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享有高度自治权

10.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大陆地位平等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D    6.B    7.B    8.C    9.C    10.D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