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邓小平理论>精华(上)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5-06-19 02:02

1.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D )
A. 军事实力的较量
B.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C. 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D. 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 邓小平理论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
A. 萌芽阶段
B. 初步形成阶段
C. 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D. 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3.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
C. 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D.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成为时代的主题
4.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B)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B)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6.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念是在党的(C)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7. 我们党首次使用“邓小平同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是在党的(C)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8. 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6. 我国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是党的(B)
A. 十一三中全会
B. 十二届三中全会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B)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8.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是(D)
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9. 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邓小平是(C)
A.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D.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10.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党的(D)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B.十三大的主题
C.十四大主题
D.十五大的主题
11. 党的十五大在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发展是提出(C)
A.理论联系实际
B.学以致用
C.“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6.最早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A)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李大钊
17.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B)
A. 遵义会议
B. 延安整风时期
C. 党的八大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8.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
A. 《实践论》
B. 《反对党八股》
C. 《反对本本主义》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19.1957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D)
A. 马列主义理论
B. 社会主义原则
C. “三个有利于”
D. 实践
2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A. 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2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D)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2.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C)
A.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23.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D)
A.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B.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C.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D.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4.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A)
A.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
C. ****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
D. 党的十五大
2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A. 提出实事求是
B. 强调解放思想
C. 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 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 先分清姓“社”姓“资”问题
B. 先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先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7.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这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D)
A. 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B. 不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C. 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 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9.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C)
A. 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0.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1.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C)
A.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发展生产力
D. 向共产主义过渡
32.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A. 革命
B. 改革
C. 政治运动
D. 阶级斗争
33.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B)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85年
D. 1992年
34.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D)
A. 实行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35.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 本质
B. 特征
C. 目标
D. 原则
36.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D)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7.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
A. 消除剥削制度
B. 实现社会公正
C.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3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B)
A. 坚持治理整顿
B. 发展经济
C. 发展科技和教育
D. 发展民主
3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C)
A. 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 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埸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 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 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且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0.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B)
A. 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 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 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 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41.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C)
A. 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B. 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 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 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4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C)
A. 摆脱政治压迫
B. 摆脱经济剥削
C. 解放生产力
D. 使人民当家作主
43.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D)
A. 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 四项基本原则
C. 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 自己的发展
4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D)
A.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 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 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B)
A. 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B. 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C. 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46.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B)
A. 50年
B. 100年
C. 200年
D. 300年
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B)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4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C)
A. 四项基本原则
B. 改革开放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四个现代化
49.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
A.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C. 四项基本原则
D.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50.四项基本原则是(B)
A. 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 物质保证
D. 发展动力
5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
A. 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 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 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52.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
A. 政治保证
B. 组织保证
C. 物质保证
D. 发展动力
53.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D)
A. 政治保证
B. 组织保证
C. 思想保证
D. 发展动力
5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D)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的(A)
A.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5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A)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改革开放不动摇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57.“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C)
A. 基本纲领
B. 基本路线
C. 基本方针
D. 基本政策
58.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D)
A. 四项基本原则
B. 依法治国
C. 社会公平
D. 社会稳定
59.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C)
A. 公有制为主体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改革和发展
D. 民主政治建设
60.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 基本纲领
B. 基本路线
C. 基本方针
D. 基本政策
61.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制定过一个正确的基本纲领,这是在(B)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6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6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65.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A)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66.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B)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6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D)
A.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C. 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
A. 发展生产力
B. 提高综合国力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实现现代化
70.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是(A)
A. 农业
B. 工业
C. 支柱产业
D. 信息产业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