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海归不应忽视三小误区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6-11-05 00:22

    编者按:2007年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日益临近。在回国的留学生中,有人选择外企;有人选择科研单位;还有人选择自己创业。而在这众多的就业渠道中,国家公务员以其稳定的工作、不错的薪资福利也吸引了部分海归。海归们在这条就业渠道上会遇到怎样的挫折?认识中又会存在哪些误区呢?

    我们将这些“小”误区一一揭开虽然都是看似小小的问题,却可能帮助海归考生们较好地准备考试。

    误区一:公务员招录中的优惠政策,使分数低的“海归”也可被录用。

    在往届的国家公务员招录工作中,部分省市为了吸引更多高素质海外归国人才,参与本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对海归们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北京在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5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时,提出在同等条件下,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将优先考虑。而为了招(聘)高素质海外留学人员到区级机关工作,广州天河区也开出优厚条件:对于海归被录用为天河区公务员的,取得硕士学位的可补助10万元安家费,博士可获得15万元安家费,其子女和配偶还可享受就学、入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在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凡在国(境)外取得全日制博士学位的海归,进省直党政机关不受编制、职数限制,依据德才条件,可享受相应待遇,等等。

    诸多的优惠政策似乎为海归们的“仕途”点亮了数盏明灯,让人觉得:即使笔试的分数不高,海归们也有可能择优录龋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国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录用考务咨询处得知: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考试中,对待所有考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对海归的倾斜政策,也没有对海归人员的特定录用比例。

    所以,海归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罩在海外文凭和留学的光环下,要与其他考生一样以重视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考试,就是凭实力和考试成绩说话。

    误区二:国家公务员考试没有专门的指定教材,考前什么也不用准备。

    公务员考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比如心理应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题化简的能力等等。的确针对考试的复习,没有相应的辅导用书,也没有制订专门的教材。此举的目的是能够比较客观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并不是以短时间学习就可具备的,它需要考生从学习和生活磨练得来。

    也正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指定教材,部分考生尤其是在海外的留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判断:“什么都不用准备,也不用复习,到时候去考就好了”。这些考生最后往往因为对习题温习不够,考不出理想的成绩。

    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要多看相关的教材,多熟悉相关的题型,提高应试能力。在考试中遇到不熟悉的题型时,要避免乱了阵脚。

    其实大部分的题型都可以通过提前的温习掌握。所以在临近考试的阶段,复习时应以总结解题方法为主,做题为辅,可以多了解一些典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另外,临近考试时不要天天抱着类似“考前冲刺”之类的书看,一般来讲,每年的考试试题不可能重复,做这些题对考公务员没有太大的作用。

    这些复习方法和技巧对大家参加11月下旬的笔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误区三:“海归”考不过国内大学生。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一直在逐步升温,参加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就超过了55万人,而220个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招录的国家公务员还不到10000人。在报名时,更是出现了4000人争一职位的“惨烈”局面。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也被列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这样的局势,对于从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国内大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或许心态更为平和。他们自然也就成了海归们的第一竞争对手。许多海归对这一激烈的竞争既期盼又怯常

    在我们的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孙柏瑛指出:刚刚回国的留学生面对公务员考试,最初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但因为这主要还是一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和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有不同的。“我们有一些学行政管理的学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同时,公务员考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在什么情况下能得高分,什么情况下就得不到高分等等,这些都是和应试教育有所不同的。

    所以说,海归和国内大学生面对的是同样一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验。

    在这座竞争激烈的“独木桥”上,海归们唯有打破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全力备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也在此衷心祝愿即将参加考试的海归们顺利过关。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