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申论备考必看:申论答卷范例评析(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8-10-24 00:00

  给定资料

  1.所谓政绩就是政府绩效。在西方也被称为“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公共组织绩效”、“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就其表面意义来说,它是指政府所做出的业绩和获得的收益,但从其内涵来讲,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等。政绩考核就是对政府官员所创造的业绩与所获得的效益所做的评估,在国际上一般称为政府绩效评估。从80年代起,为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纷纷实现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强调以顾客(企业和公民)为导向的可选择的公共服务,政府不只是把服务作为宗旨和原则,而且根据企业和公民的需求制定出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颁布,如英国政府颁布的《公共服务宪章》,美国政府成立的绩效评估委员会等,提出了“重塑政府”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强调“从人人为遵守规定而负责的体制转变为为人人取得成果而负责的体制”。

  2.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加强和实行绩效评估(也就是政绩考核)也是我国必须要经历的一项重要改革,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体系就有什么样的行政施政方式。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制,已是外部环境使然,同时也是内部发展之所需。从外部环境看,加入WTO对我国传统的行政施政方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从内部环境的需要来说,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是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过去由于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政府一直实行的是全面管制的施政方式,这造成了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腐败滋生。只有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才能有效地对政府的投入、产出,政府行为的效率,政府行政管理范围的大小、强弱等进行科学评价,更好的提高行政效率。然而,与国外成熟的政绩考核体系相比,当前我国政绩考核体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缺陷,因此出现了4类所谓的“政绩”:不求进取型——守摊子,保位子,为官一任,山河依旧。急于求成型——重眼前,轻长远;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廉价卖地卖资源;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发展。自搞一套型——或缺位,或错位,或越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追名逐利型——重个人“政绩”,轻群众疾苦;重领导形象,轻百姓口碑;重“形象工程”,轻民心工程;留下“前任政绩后任债务”,“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后患……

  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曾几何时,有些地方政府的少数官员将此变成了“造腐一方”,往往是要么“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要么拔出萝卜带出泥,形成集体腐败。而近期的经济过热也主要体现在实际上的地方政府投资过热。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显然是我们的官员政绩考核办法出了问题。有文章报道,2000年6月,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政府为让港商建高尔夫球场,以每亩地3 700元的价格一次性征地2 088亩。现在,失地农民的生活难以为继,而曾负责高尔夫球场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的不少镇领导竟说,农民“饿死是不至于的”——为了巩固已经创造的“政绩”,身为领导干部无视因创造“政绩”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哪怕是老百姓吃不上饭,也被看作是不足挂齿的“小困难”。在这些官员看来,“政绩”是个人的,是能够用以购买更多政治资本的有价证券,只要握有这种证券,就等于拥有了大好前程。同样在1998年的贵州省黔西县化甲村,一场种植核桃树的“全民奔富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如今,6年过去了,当时领导化甲村种核桃树的黔西县林业局某领导目前已升任县政协副主席,化甲村党支部和村支书也获得了上级颁发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等称号,但绝大多数核桃树不但没有挂果,甚至花都没开一朵。不结果的核桃树和结了果的政绩工程的直接后果是让“涉核户”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奇怪的是,化甲村却成为邻近十里八乡登门学习的样板,只容一辆小车勉强行走的盘山通村公路车水马龙,最多的一天,竟有数十辆轿车接踵而来。这些地方官在是借用政府的公信力给农民导演了一出漂亮的戏,其“全民奔富”的愿望是假,打造政绩工程、为自己谋取私利才是真。至于农民的核桃树有没有结果无足轻重,反正自己的政绩工程是开花结果了。

  4.2003年湖南省湘潭市在全市96个县处级领导干部和699名领导干部中推行了一种全新干部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湘潭市政府将考核对象分3个层次,即领导班子、一把手、班子其他成员。同时根据各单位的不同工作属性,分为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发展部门、司法执法监督部门、党群政务综合部门等几个类别使绩效考核同层次同类别的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同场竞技”。“绩效考核”既考刚性的目标任务,也考班子建设和公众形象等软性指标。在2004年7月27日的考核结果公布大会上,49名获“高分”的领导干部被记功、嘉奖,5名得“低分”领导干部被免职,另有13人受到诫勉。有人把湘潭此举说成是“向平良说‘不’”,它就像陡然刮起的一阵飓风,在湘潭市引起了强烈的震撼。“绩效考核”把责任和活力传递到了最基层的单元,也把监督落实到了每个角落,从而为建立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阳光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湘潭市的绩效考核激发了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的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领导班子和干部新的精神风貌成了推动湘潭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下面这一串串数字便是力证: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 1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4.8%,引进市外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67%,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重点工程投资完成44.6亿元,超年计划28%,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市GDP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1.5%。2004年上半年,这个市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多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5.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委在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逐年淡化GDP的因素,加入了4条新标准: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二是水、电、路、田、通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三是促进社会就业,新增工作岗位;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将上述4点量化,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从几年来的探索成果看,4条新标准使湖州各级干部的“政绩观”得到了重大校正,使急功近利、片面追求GDP增长的风气得到了有力遏制。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量化后的经济指标看上去富有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经济受其自身规律的影响,往往并非人为所能控制。在GDP的增长量上,湖州市给出的是一个5%~7%的弹性数字,这种做法受到了基层的广泛认可。但是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从近期情况看,多数乡镇并不能完成当初定下的指标,其中既有2003年非典的影响,也有人为估计过高的因素。当多数人无法完成指标后,也就形成了集体无过错,法不责众,考核制度的严肃性也就无从谈起。

  6.2003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官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2003年12月24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从2004年起,要把对农民工的培训列入政府官员的考核标准。2004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一道,会同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紧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种新体系已在海南和重庆展开了部分指标的试点核算。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也已明确要求,将把环境资源的绿色GDP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中组部已经和国家环保总局联手,在四川、山东、河北等部分省份进行试点,将环保方面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2004年2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全国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的幅度,将今年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别下达给各省区市,并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建设部官员也透露,中国将建立涉及环境、能源、交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评估体系,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价,严防“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国土资源部针对群众信访数量上升的现象,提出了应当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是否维护农民权益、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3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也推出了今后考核干部政绩的5大“绿色”标准。

  7.与中央部委的积极探索相映成趣,地方政府对官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探求也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局面。2004年5月,北京市委成立了巡视组,准备把巡视结果作为对干部的考核参考。除此之外,一套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4个专项指标构成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在年内建立。2004年2月,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根据非典的教训,提议将“防病”列入政绩考核内容;近日,山东省政府要求,为强化执法责任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将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率列为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黑龙江省将征地补偿安置列入干部政绩考核;江苏省将“农民充分就业”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山西省将林地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陕西省将人口、资源、环境3项指标纳入了干部考核体系;在浙江省磬安县,干部考核与民间艺术挂上了钩;辽宁省沈阳市要求官员签综合治理责任书,将社会稳定纳入干部考核;江西省宜春市制定“实绩档案”,细化并量化了干部考核办法;山东省日照市日前将安全生产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8.“政绩考核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能从整体上简单化,它需要非常科学的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吴江教授说:“从中央到地方的‘繁花渐欲迷人眼’的探索与实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建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难度。”中央党校王东京教授认为,对干部的考核就应该和GDP脱钩。他说:“用GDP数字来对干部进行业绩考核,会迫使地方官员为发展当地经济去占用耕地、破坏资源。只要将GDP和干部业绩挂钩,地方政府就会去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主任李忠杰教授则认为:“不能说讲科学发展观就把GDP给否了,因为GDP毕竟是一个综合的量化标准,但GDP不可能反映全部的政绩,所以指标体系要更加全面一些。”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则说:“评价干部的最根本方式是由人民来评价,而不是由组织部门来评价,建立民主制度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

  9.“碌碌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你做的可能不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套评估体系用经济、社会管理、廉洁状况和行政效率等33个指标来评估政府的绩效。桑助来说:“满意原则”应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制度,包含下面内容:经济性评估是要求政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评估的是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益评估关注的是组织工作的质量和社会最终结束,效益最终要体现在人民满意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上;公众关心的问题是,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服务。

  10.有专家认为,这套考核体系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该指标体系主要的评价对象是地方政府,目前以经济指标论英雄的倾向是整个社会由上而下所形成的,市县政府已处于行政链条中的低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至于操作性的文件就更难以形成。干部考核制度本身就带有透明和不透明的层面,通过经济指标考查官员政绩是各地政府奉行的潜规则,虽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但很难拿到公开的层面进行量化。如今,想以另一种标准予以取代,同样面临如何量化,以及如何使之成为公开制度的难题。另外,需内部评估的指标太多,这些指标属于内部管理,开放性不够,不利于公众监督和民间评估。

政府绩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影响指标    
经济 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外来投资占GDP的比重  
社会 人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平均受教育程度  
人口与环境 环境与生态、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  
职能指标    
经济调节 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财政收支情况  
市场监管 法规的完善程度、执法状况、企业满意度  
社会管理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刑事案件发案率、生产和交通事故死亡率  
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公开程度、公民满意度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其他国有资产占GDP的比重、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率  
潜能指标    
人力资源状况 行政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  
廉洁程度 腐败案件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率、机关工作作风、公民评议状况  
行政效率 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行政人员占人口的比重、信息管理水平

  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求: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所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用1 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楚,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答卷评析

  2004年8月云南省及省级直属单位招考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申论试题参考答卷及其评析

  1.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答卷1】

  实行和加强绩效评估是我国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社会所必须要经历的一项重要改革。在新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对建立一套科学的、务实的政绩考核制度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探索。目前的一些考核办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偏重上级评价,轻视群众公认;偏重GDP的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偏重以“显性”政绩取人,诱发短期行为。领导干部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不断完善的重要课题。

  【答卷2】

  政绩事关干部升迁,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兴衰。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考核政绩,已经成为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和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偏差,与政绩考核上存在的误区有很大关系。

  评析

  答卷1言简意赅,第一句即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指出实行和加强绩效评估是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改革,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然后提纲挈领地概括了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卷2相当失败。通篇材料均谈政绩考核制度,而该卷先叙“政绩的作用、政绩考核的作用”,最后才落脚到政绩考核上存在的误区上来,恰恰考生的笔又到此打住,未再深挖,导致评卷老师不明白“主要问题”到底是什么。

  2.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求: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答卷1】

  (1)加强对社会形势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将正确的、科学的政绩观落实到行动中去。

  (3)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体制,严格考核指标和程序,监督政绩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答卷2】

  走出政绩考核的误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务之急,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政绩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揽政绩观,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2)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确定政绩的目标取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创造政绩,应当按照“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确定政绩目标取向。

  (3)必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衡量政绩。衡量政绩必须辩证分析,综合考核,既要看当前的发展水平,又要看可持续性发展的水平。

  (4)必须以人民利益标准来检验政绩。要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和能否受益贯穿决策形成和决策执行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评析

  从答卷1来看,这位考生没有掌握提出对策方案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还不善于制策应对。首先,方案过于简单,申论要求“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但此考生仅用了不到90个字的篇幅就得出了答案,形成了方案欠具体的毛病。其次,流于形式,方案的每一条只用了一句话且都是抽象的口号语,不符合申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总体上看,这一方案可操作性很差。

  答卷2提出的方案比较具体,大部分措施都可以立即着手办理,难度也不大,且比较符合实际。其中第四条中“必须以人民利益标准来检验政绩”一项则是针对在解决问题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而提出的对策,说明该考生充分考虑到了方案的周密性,以填补该方案一旦付诸实施所可能存在的漏洞。不难看出,该考生是比较善于提出方案的。

  3.就所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用1 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楚,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答卷1】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政绩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和各项事业是否能顺利发展,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是否能顺利执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为谁追求政绩,怎样追求政绩,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改进政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妥善处理好考核的各种关系,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政绩。

  第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政绩考核标准。在干部考核、考察中,只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德、能、勤、绩、廉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才能做到公正、客观,减少主观盲目性。我们要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尽可能全面、系统地考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工作实绩应该包括的内容,并且尽可能将政绩考核内容量化,制定出针对性、层次性和统一性、操作性相结合的政绩考核标准。另外,领导干部政绩的创立,从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到决策的出台,再到决策的实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

  第二,要建立规范化的政绩考核制度。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应包括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克服重任职前考核,轻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的倾向。要通过平时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派人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年度总结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政绩。定期考核应坚持按干部个人述职、一定范围内的民主测评、个别谈话、调查核实、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等程序。

  第三,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干部。领导干部的工作政绩大小,不仅与干部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而且也与干部所在地方的工作基础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不同基础条件的单位工作,尽管干部的工作能力相当,付出同样的劳动,在一定时间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考察干部的工作政绩,既要看干部的主观努力,又要充分考虑基础条件对于工作政绩的影响,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而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四,提高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评判的参与度。一方面在民意测验过程中要根据拟推荐职位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参加民意测验的范围,并坚决查处民意测验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测验结果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直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工作作风以及在群众中的反映,全方位地了解干部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与对基层和群众负责的一致性。政绩考核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反馈,并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真实掌握群众公认的程度,增强政绩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答卷2】

  为政者当有政绩

  政绩,是从政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业绩,也是从政者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创造政绩是为了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缺少政绩,领导干部就不足以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创造党和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为政者追求政绩,想干出一番事业,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对于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应大力推崇,给予积极鼓励。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敢于负责、勇于任事的精神,干事不积极、不认真,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对于这种现象如果听之任之,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影响工作的推进和事业的发展。因此,既要杜绝假劣政绩,又不能姑息那些平庸懈怠、不负责任、不干实事的行为。

  干事要有干事的环境,创业要有创业的氛围。鼓励领导干部多出政绩、出好政绩,选人用人机制最为关键。没有奖优罚劣的机制和环境,许多有才干的人就会或由于存在“枪打出头鸟”的担忧,或抱有“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缺乏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只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干部考核应切实做到公开、公正、权威、有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奖优、晋职晋级、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让实绩说话,让群众评价。

  领导干部讲政绩,前提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抓发展,不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搞粗放增长的短期政绩;搞建设,不以漠视民生、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搞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泡沫政绩。领导干部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勤奋敬业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干出既惠及当代又泽及后人的真实政绩,取得实实在在、为人称道的突出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评析

  答卷1的标题是“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政绩”,而正文通体在讨论“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也就是说该篇文章文不对题。因此,该答卷得分较低。若抛开文题不对应的毛病,就正文本身而言,还是不错的,有理有据、论说充分透彻。

  答卷2立意非常明确,在标题中即开门见山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为政者当有政绩”。在结构安排上,作者围绕中心论点,用辩证思维,采取并列式的论述方法来组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几个部分共同支撑起中心论点。没有给人太过松散的感觉。综合起来看,是一份相当成功的答卷。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