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黄平县,不少中小学生在公路沿线行走时遇见车辆,都要停下脚步敬礼。当地教育部门称,这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礼仪方式,全县所有中小学生都会向过路车辆敬礼,一是表示对驾驶员的尊重,二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推行这种礼仪后,小学生在公路上玩耍的现象减少了,安全隐患消除,家长和老师们也放心多了。”黄平县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说。
显而易见,要求中小学生必须向过路车辆敬礼,更多的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安全隐患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们管住了自己的双腿,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举,要求他们必须加上手的动作呢?
少先队队礼作为少先队的最高礼仪,其本身是崇高而庄严的,因此只有在升降国旗等特定场合,或者面对需要表达崇高敬意的人时才会使用。偶遇过路车辆,何必如此“庄严”对待?车内之人,又是否当得起孩子们行如此“大礼”?
教育部门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如此规定不免有些令人难以接受。纵使不谈是否涉嫌滥用少先队礼仪,这种行为本身将起到什么样的心理暗示,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孩子们的血肉之躯与风驰电掣的汽车相比是孱弱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与工业文明的产物相比是落后的,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农村孩子向过路车辆敬礼,其实意味着弱者向强者致敬、落后向先进行礼。而且,这样令人五味杂陈的场景只能出现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倘若是在车流如织的现代城市,如此简单机械的要求岂不是要将孩子变成一尊尊路边的雕塑?
与贫困地区孩子向过路车辆敬礼类似,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太过于强调弱者凭借退避与有礼来寻求自保,而忽略了强者自身的自我约束,以及底线失守后所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即以此事为例,如果车辆面对路上的孩子能够自觉减速、谨慎驾驶,是否还会有曾经血淋淋的事故?教育部门又是否还会煞费苦心地要求孩子敬礼?弱者的退避有礼不乏感化强者之意,但并非弱者的每一次“示弱”都能感动强者。有时候,弱者的退避有礼甚至会使强者更加桀骜不驯。或许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大,但只要有一次悲剧发生,就是对孩子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以及对敬礼行为本身的莫大嘲讽——区区少先队礼,如何能抵御滚滚前进的车轮?
恰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贫困地区孩子向车辆敬礼的这一幕引人深思——比经济脱贫更为迫切的是意识脱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要消除二元价值观。城市里早已是寻常物的汽车,进入农村地区却享受到高规格的“礼遇”,这似乎足以说明落后地区对工业文明的敬畏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在路权的分配上,教育部门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压缩孩子们的行路权以满足汽车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平等的视角考量如何各行其道。纵使能换来安全,这样的场景也不免令人唏嘘,更何况如此交换来的安全并不长久和牢靠。
车辆与行人的和谐相处是每个人所乐于看到的,但和谐相处的核心在于平等对待以及对弱者更加悉心的呵护,而不是刻意压缩一方需求以制造距离。有礼貌不等于谦卑,少先队礼也换不来交通安全。面对迎面而来的车辆,孩子管好自己的双腿已然足够,剩下的还是交给交通法规以及执法部门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