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官员身上很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节”,都有可能被舆论放大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群众借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发动舆论监督,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政府官员必须学会和习惯生活于舆论显微镜
之下,并主动把舆论监督作为检查自身言行的镜鉴。这对于政府公共职能的健康运行无疑是好事。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从一张开会照片上被网友“鉴定”出抽名烟戴名表,与公务员收入明显不相称的新闻,本周又有了新的发展。继舆论哗然之后,南京市纪委表示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江苏省烟草管理局有关人士透露明年要禁卖每条千元以上的香烟。同时,又有一位陕西某县领导遭到网民监督,被指称佩戴一款价值52万元的劳力士名表,乃至引发新的风波。
官员抽天价香烟、戴天价手表,这种与他们正常收入明显不符的现象,在某些当事人潜意识中因习以为常而根本不觉得是个事,但一旦被公众抓住,在社会舆论环境中进行显微放大分析,其中的异常与不合理却可纤毫毕现。
周局长遭此“无妄之灾”看似“倒霉”,但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孤例。网民们抓住官员们一些细微言行乃至生活细节进行舆论监督,近些年来已十分常见。比如,某地领导雨中下乡考察,由下属在其身后为他打着伞,这种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也被网友明察秋毫地发掘出来,对其“官架子”加以抨击,一时形成话题热点。
公职人员手中掌握着或多或少的公权力,这些权力是否得到了正当的运用,必须接受社会的有效监督。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官员身上很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节”,都有可能被舆论放大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某些官员平时满嘴高调言语堂皇,但一些细微的举止做派,却可能暴露其作风问题、素质问题甚至更大的问题于不经意之间。
上级机关、专门机构的监督十分重要,但这种监督毕竟视野有限,而群众监督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固然,群众监督常常是分散的、片断的,常常难以形成足够的力量,而一旦它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如网络结合起来,形成舆论的力量,就可以大大增加这种监督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这种舆论力量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会形成“网络暴力”,对当事人造成非理性的过分的伤害。由于信息掌握的片面性等原因,有时也可能冤枉、误解好人。比如,被网民指称佩戴价值52万元劳力士名表的那位县委书记,已经辩称他戴的不过是一块普通梅花牌手表,是网民们看错了。但是总体上,对于政府公职人员来说,这种舆论监督具有的正面效力、积极意义,要远比负面效应来得更大。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力量,必定让掌握公权力的官员们更加检点自己的言行,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因知所畏惧而有所不为。这是防止权力越界出轨的有效制约力量。
对官员们自身来说,也应该正确对待、自觉接受群众的舆论监督。他们必须认识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群众借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发动舆论监督,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政府官员必须学会和习惯生活于舆论显微镜之下,并主动把舆论监督作为检查自身言行的镜鉴。
舆论监督不仅仅是对当事者的警戒,也是对社会公众最生动、最直接的教育。当“打伞事件”、“抽烟事件”先后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之后,可以预期,更多的官员们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将会心存惕惧,对自己有更好的约束。而社会舆论显微镜对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加以曝光,亦有助于整肃“官风”,促进我们的社会风气向着更良好的方向转化。
舆论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环节。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让舆论监督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政府公职人员掌握着公权力,让他们的言行暴露在公众目光的聚焦之下,让他们习惯于接受无处不在的舆论显微镜的监督,这对于政府公共职能的健康运行无疑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