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我国最近启动了一项主要面向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约出资10亿元,购买5万个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支持大学毕业生到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任教。这一举措很快迎来了部分民众的乐观想法认为,在当前经济危机下,这能达到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与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双重效果。
但我们认为,国家的这一举措事实只是将两种社会矛盾糅合在一起,试图通过腾挪之法加以解决而已。第一种社会矛盾即大学生失业过多,急需分流。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政府将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也是其中一种方法。另外一种社会矛盾则是国家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的长期缺失,造成了很大范围内的教育不平等。国家试图将毕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过剩与教育类人力资源短缺结合起来,达到协调互补的目的。
这样做,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效果未必会很理想。对大学生而言,毕业后三年的贫困地区执教经历很难在其个人简历上增加特别的光彩,而即使直升“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因为年龄的增加,其相对于同龄人其实已经在竞争上落后了一截。除非国家在政策上长期向他们倾斜,否则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仍然不大。这样的利益权衡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该项目的参与率,最终形成参与人才的“逆向淘汰”效应。对贫困地区而言,简单地增加师资投入在提升教育水平上未必会有立竿见影的理想效果。真正的教育水平提升应该是以教学用具等硬件投入与师资、教育技术等软件投入为双向基础的,缺一不可。
本次我国失业潮的根源之一,正是因为国家在教育整体投入上的长期缺乏,导致占中国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在知识技能上的短缺,最后只能配合沿海一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是国家农村地区长期的收入偏低,无法形成强大的内需市场。也就无法消化经济上行期的过剩产能,诸多企业无法运转导致岗位流失。
照此逻辑看,从长远上看,农村地区的大规模教育投入,是非常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内需市场和丰富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源储备的。也就是说,为避免今后类似的失业振荡,不如抓住经济危机机会,大规模加大教育投入(包括硬件与师资等软件投入),真正将我国转变为内需型国家。目前,部分人对于财政刺激中的部分固定投资计划存有疑义是可以理解的。为消解这部分疑义,不如将城市固定投资刺激中的相当大比例转到农村地区的教育类硬件投入上,加大对教学建筑和教育设备的资本投入。
通过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准,可以起到调节国家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资源向教育系统流动的效果,最终水涨船高提升教育体系内的平均师资水平。在这点上,教育系统的工资水平应该向公务员系统学习和靠拢,通过政绩考核等种种手段调节地方政府将资源倾向教育系统的积极性,为建设一个真正的教育大国奠定财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