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中国政府总理首次与网友进行实时交流,是一次没有官话、套话,只有真心话、暖心话的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反腐败的问题时,温总理说,新华网统计显示网民最关注反腐问题,这引起我的深思。
事实上,反腐倡廉高居调查榜榜首,成为网民最大的期盼,已非首次。从2006年起到2009年,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连续4年进行同样的网络调查,除2007年排名第二外,其他三年均为第一。原以为,在今年全球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离民众最“近”的领域理应排在首位,但在“反腐”面前却仍然屈居其后,这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也无怪总理要对此进行深思了。
这些年来,在反腐败问题上,我们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中央高层甚至将此上升到了为社会稳定提供保证的高度;成绩也不可谓不斐然,仅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14.3万件,处分15.1万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4960人。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党中央集中公布了几起大要案件,胆敢为情妇建造豪华“行宫”的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被判处死缓,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孙瑜被“双开”。然而,仍有不少贪官前“腐”后继,出现了违纪手段升级、利益形式多样、“一把手”违纪多发等新特征;贪官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仅2008年就比2007年大了3倍。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深思的那样,百姓关注反腐败的落脚点,就是希望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因为只有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廉洁、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总理认为,要有效推进反腐败,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而又不受制约的问题,只有权力受到制约,才能够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滋生——这一回答,可说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
众所周知,腐败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封堵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眼下全球金融急剧动荡和我国经济转缓的国内外复杂背景下,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反腐败工作,强化对权力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有力打击和有效预防,让官员不愿意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必腐败。
反腐倡廉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不仅要查大案,打“老虎”,也要从公款吃喝、公款接待、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跑官要官等方面入手,查处那些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小”案件,让民众能够真切感受到反腐败的实际成效。要大力完善并力推“荐官实名制”、“考察实名制”、“连带责任追究制”,尽快让早已纳入国家立法计划却频频胎死腹中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法》走上反腐前台。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不能设定公示、公开的保密条款,必须全部地、无条件地公示、公开。
让人欣喜的是,总理对网友提出的推广财产申报制度表示了首肯,认为“这个建议是正确的”,“是反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民众的共识、诉求、关注和参与热情,为铲除腐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总理对网民最关注反腐问题的深思,随着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进,随着权力在阳光下逐步公开透明运行,群众对反腐败的“满意度”一定会如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