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群体性事件’,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而记者发现,很多地方党政干部对此,却明显认识不足。不少基层干部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就是网络炒作,不足为信。(6月1日《瞭望》新闻周刊)
不可否认,在经济不景,民生多艰的语境下,民众需要一种情绪发泄渠道。加之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网络表达确有其非理性一面。所以有些小道消息能引起网民起哄围观。而别具意味的是,这类消息多含“涉腐”、“涉富”、“涉权”等元素。公众为何愿意对“官员贪腐”、“为富不仁”、“公权失范”类信息,采取宁信其有的起哄态度?其实也不无反思价值。
即便在被视为舆论胜利的经典战役,如“林嘉祥案”、“周久耕事件”等公共性事件中,民意的无力感也显而易见。比如在问责阶段,起初雷霆万钧的舆论监督,就显得绵软乏力。而面对舆论质疑,官方回应有时又缺乏释疑的耐心。懒得回应或不屑解释,透出公权力骨子里的深层傲慢。专家还发现公共事件中存在一种“权力基层监控难题”:由于基层政府处于制度网络末梢,外部约束小,权力极易陷入监管失控状态。这时,基层公共机构根本就没有说服公众的压力和兴趣。而不满足公众的信息渴求,将直接挫伤政府公信,有时还将损及司法权威。
今年两会,温总理就曾指出:“今后网上出了个什么东西需要解释,你们不用请示我,赶紧上网解释,别拖成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此话是符合网络和舆论传播规律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就如“时代监视器”,网上倒影着转型时代的困顿与焦虑,网络也成了公众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的通道。质疑是公民的权利,释疑是政府的义务,倾听网络民意,随时回应质疑就是政府的责任。官员们必须摒弃对互联网的恶感,善用网络广纳民智,以此助推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使得那些在“网上群体事件”中苦苦追寻真相和正义的人们,不致沦为一群无奈的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