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被慈善”打造不出慈善城市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9-08-13 00:00

    近日,河南省荥阳市出台措施,要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荥阳市委书记杨福平宣布,要将荥阳打造成“慈善城市”。(8月11日京华时报)

  此举的背景是,从今年1月份至今,荥阳市慈善总会只筹集到100多万善款,大半年募集到的钱还不到去年的1/8。慈善总会负责人梁艳说,金融危机以来,企业效益下滑,他们只能发掘民间慈善力量。于是,荥阳市慈善总会的倡议很快变成了红头文件,荥阳市还为此组建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本应属于社会团体的慈善组织被政府机构全盘取代,姑且不论这是否是行政资源浪费,这些“红顶慈善机构”如何筹集善款,就是个现实问题。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力架构中,在指标化管理的层层分配中,基层“红顶慈善机构”的压力可想而知。单纯以效率而言,强制募捐无疑要比任何一种筹资手段都更为便捷和高效,如果基层“红顶慈善机构”竞相热衷于此,哪里还有丝毫慈善文化的影子?

  作为社会财富再次分配的一种途径,慈善强调的是有爱心、有财力的群体主动对他人提供帮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下滑,普通市民因此被推上慈善事业的前台。然而,工薪阶层难道不正是企业效益下滑的直接受害者吗?政府推进慈善事业的重心显然不在于直接拉来多少善款,而在于如何扫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并树立起健康的慈善文化,而无视民众疾苦的强制摊派只能适得其反。

  针对仅在一家酒店设置的“慈善餐桌”,慈善总会负责人表示,需要在“慈善餐桌”上吃饭的人去监督,慈善总会还没有有效监督。连一张“慈善餐桌”都无法监督的慈善总会,如何去监督1000多个慈善组织?普通市民洞察“慈善餐桌”的资金去向尚且存在很大难度,他们又如何能轻易实现对“红顶慈善机构”的有效监督?

  “慈善资金不足”每每被当做权力越俎代庖的借口,问题是,慈善捐款只能作为福利保障资金的一种补充,作为民众的“养命钱”,福利保障资金为什么总是会出现“不足”?其中主要原因恐怕应归咎于公共财政的缺损。如果强制募捐成为公共财政缺损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时有发生的强制募捐事件也就变得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

  与各类“领导小组”一样,“慈善领导小组”作为政府临时机构,终究也有解散的那一天,领导抽身而出之后,慈善事业怎么办?在这幕权力一手导演的闹剧中,慈善机构没有得到锻炼,管理机制没有得以完善,市民的慈善意识没有得到提高,因此也就使权力再次披挂上阵成为可能。这样的场景注定只能是徒增笑料。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