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如何让地方政府加大卫生投入?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9-09-29 00:00

    卫生部长陈竺28日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四大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在于“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认为医疗卫生是消耗性的社会支出,没有把它看成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之一”。

  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医疗保障市场化改革的弯路之后,新医改明确了政府主导医疗卫生事业的正确改革方向。而各级政府承担医改之重任的前提就在于改变社会福利开支浪费了社会资源,降低了经济投资能力和生产力的传统理念,树立医疗福利政策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家间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人力资源战略需要从数量优势转变为挖掘和发挥质量优势,而劳动者的健康则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优势的基础条件。医疗服务效果直接保护社会劳动力和节省社会劳动时间,从而间接地创造社会经济财富,因此保障人民健康当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

   医疗保障对于社会经济财富还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道理很简单,医疗保障的完善将使个人因此少了后顾之忧,增加对未来的信心,从而把自己存储的“救命钱”转化为日常消费,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专家曾算过一笔账: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例,如果个人每年缴纳200块钱,国家补贴100块,一旦生病住院,该保险可支付近一半的账单。因为该政策,居民可能就会从原来自存的1000元“救命钱”中拿出500元消费。这就是保险分担风险所生产的“乘数效应”作用。

  在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较低,2005年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到4%。其实,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已经有了相对确定的税收来源,为地方政府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正如卫生部长陈竺所担心的,我们如何才能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呢?

  第一,需要改革地方政府及官员的绩效考评机制。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绩效考评机制直接影响其行动取向和行为策略,因此,有必要加大地区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状况在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比重,由此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重视。

  第二,不妨逐步将医疗保险转变为健康保险,并逐步加强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主要责任。医疗保险是一种事后的、被动的,以化解治疗成本为目的的制度安排,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地方财政资金可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健康保险则是以维护健康为目的,以事前预防为主要方式,具有较强主动性的制度安排。因此,地方政府有责任将公共资源投入到公共卫生宣教、疾病排查、流行病防治等健康保障的领域,保证辖区内居民的身体健康。

  第三,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中央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开展好健康战略投资。

  健康寿命的不断延长是人类永恒的福祉追求,国家的强大竞争力也来源于国民健康水准的不断提升。期待各地政府秉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把人民健康扛于自己的肩上。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