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缺乏人性化的“医保”注定受冷遇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9-11-19 00:00

    今年是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的首年,记者从佛山市部分高校获悉,目前参保工作基本完成,但以有1.3万多名在校学生的佛山某高校为例,参保的学生仅有97人,个别高校甚至无学生购买医保,学生仍自主选择购买商业保险。(《广州日报》11月17日)

  不言而喻,高校医保的破冰对于盘活现有医疗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医保的好政策似乎在执行中并不叫座。佛山现象并非个例,此前媒体就曾曝出过“郑州七成大学生徘徊在医保大门之外”、“山西推行两个月,大学生医保高校遇冷”等类似新闻。这提醒我们应该从政策本身去查找症结。

   在佛山,学生参加医保每年缴纳225元,高于广州高校的参保标准一倍多。尽管相关部门给出了“医保缴费比例和待遇成正比,缴费越多,报销标准也会比较高”的解释,以及贫困生可申请补贴的承诺,但对于大多数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夹心层”来说,还是难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身体素质好,大病重病发生的概率低,他们更需要的是普通门诊的医疗保障。

  事实上,大学生并非不注重医疗保险。从报道来看,许多学子在拒入医保的同时,都购买了商业保险。一个成熟的医疗保障体系,应该是社会医保为主,商业保险为辅。前者是基本险,具有强制实施、非营利性的特点,后者作为补充险,旨在加大保障力度。如今,高校医保不敌商业保险的“倒挂现象”值得反思。商业保险除了推广多年,拥有一定消费群体外,能够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保险服务,是其赢得市场的主要原因。而现有大学生医保缺乏人性化,板着“一刀切”的生硬面孔,注定是要受到冷遇的。

  诚然,大学生医保采取自愿原则,但如此大范围的弃保现象,势必抑制了医保作用的发挥。相关部门切不可将大学生医保一推了之,必须根据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一方面,借鉴商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参保方式,同时在保障内容上与商业保险形成“错位”,将点放在传统商业保险没有解决的学生普通门诊医疗,以及因突发伤害、患大病等造成医疗费用过高问题。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