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取消升学考试受户籍限制的现实路径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10-03-12 00:00

    有网友在“两会”QQ群里问,“我们一家在江苏常熟生活了20年,孩子临近高考了,可户口还在老家浙江仙居,请帮我问问‘两会’代表、委员们,我的孩子一定要回老家高考吗?”这个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困扰着无数学子和家长。在今年“两会”上,这也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扬子晚报》3月11日)

  上月底公布的教改《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到,“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让人们看到了升学考试不受户籍限制的希望,但究竟是怎样的办法,在何时能实施这样的办法,《规划纲要》并未给出答案。大家都知道放开户籍限制在当前是不可能的,由于各地的录取几率相差实在太大,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升学机会高的地区的老百姓。能尝试的最多就是从“学籍+户籍证”放松为“学籍+居住证”的报考方式。

  在笔者看来,取消高考的户籍限制,在现行“统一高考,按计划集中录取”的高考制度框架下,将很难有所突破,这必须与高考改革整体推进结合起来。具体有三种途径:

  其一,探索“全国学业水平测试+国立高校自主招生”模式。其具体操作是,举行全国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考生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报名,国立高校结合招生数、考生总体情况、地区差异,自主划定考生申请学校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自主录取。在这种录取模式中,要求高校录取各地考生的比例大致相同,因此,在综合评价体系中应考虑地区多元评分,对不发达地区的考生加分,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减分或者不加分。高校录取结束,必须公布所有录取学生信息。这就实现了高考的完全社会化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以及教育的公正。

  其二,探索“分省命题+省立高校按地区招生”模式。其具体操作模式是:由地方政府投资举办的高校,主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服务,将招生名额重点投放本地,而在本地录取中,可进一步将招生名额按地级市或县划分,这样,可实现省内招生指标的均衡,同时减少各县市围绕升学率的竞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在全国任何地方报考全国重点大学,也可回户籍所在地参加省立高校的招生。

  其三,探索“高职高专完全自主招生”模式。其具体操作是,高职高专院校,不受考生的户籍限制,接受考生的入学申请,自主招生。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看,目前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已达60%,而未来10年,适龄人数将大大减少,因此,在不久的将来,高考升学率将达到80%甚至90%以上,这就完全有条件放开高职招生。依据这种模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完全可在当地报考高职。

  从改革的推进路径看,实现第三种模式难度不大,有可能率先推进;第二种模式只关系到省内资源的配置,这只需要统一省内高校的办学思想和省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思路;而最难的当属第一种模式,这其实也是当前教育公平的聚焦点和高考改革的难点。从技术操作上来说,这不是难题——美国很多著名高校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最大的难题在于政府部门愿否放权给学校、放权给考生。

    才过了一天,我想报的职位竞争比就成了5:1,这往下都不敢看了。”昨天是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网上报名的第二天。首日2万多考生急吼吼报名,昨天又有3万多考生加入了“战局”,最热岗位已经挤进了352人。

    报名入口:点击进入

    考情:303人争当街道办事员

    今年省公务员考试升温比往年要快一些。首日2万多人报考与往年数字基本持平,但进入第二天后提速明显,仅昨天一天,提交报考信息的人数就蹭蹭地上涨了3万多。其中,南京、苏州等苏南城市报考人数较多。同是招近500人,南京已有7500多人提交了报考信息,宿迁岗位提交报考人数则为3500多人,地域差距较为明显。

    单个岗位中,“领跑”的仍是南京六合区民政局一岗位,仅要求大学本科学历的这个岗位已有352人报考,将其他绝大多数岗位远远甩在了身后。除此以外,苏州市观前街道招1个办事员,昨天也有303人递交了报考信息。记者统计,昨天已有十多个岗位报录比突破200:1。

    有热即有冷,在众多岗位中,最“按兵不动”的要数区县级法院与检察院。即使是南京市,不少区级法院、检察院岗位仍是无人提交报考信息,稍高的岗位条件仍是主因。

    支招:选岗位最好“从严”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进入第二天,按照以往的规律,考生报考的高潮还未到来,目前尚有不少考生处在观望状态,而怎么选定岗位条件好、考中几率又大的岗位是很多考生关心的问题。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支招,每个人选岗都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考量的结果,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从严”选岗位考中几率要大一些。

    选岗如何从严?江苏公务员网提醒考生,即是选择自己符合而岗位条件尽量多的岗位。比如一个条件是中共党员的考生,选择要求党员身份的岗位就比选择没有要求的岗位要好一些。这种做法的好处即是满足条件越多,越可以将更多考生排除在竞争对手之外。

    释疑:考生“贪心”不碍事

    公务员报名开始,考生疑问也有不少。在考生的提问中,记者也发现了很多“贪心”考生——想考江苏省的、其他省的也想拼一拼的,想考公务员、也想着考教师资格证的,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国家机关,还想着来省考试试的。江苏公务员网专家提醒,在就业压力下,考生“贪心”无可厚非,但有些门槛还是要注意。

    “国考已经过了面试,但是没体检,还能报考公务员吗?”对于有考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专家表示因为资格审查时并不审查考生是否参加过其他公务员考试,所以考生过了国家公务员面试,对报考江苏省公务员没有影响。同样的,考生也可以报考多个省、市的公务员,只是如果同时被录取,将来需要做个选择。另外考试费神费力,考生也要综合实力、财力等因素选择。

    “我是师范类学生,很想当一名老师,现在公务员开始考试了我也想报考,如果我被录用了,我是不是还可以再考老师的岗位?”对这位期待“脚踏两条船”的考生,专家表示,两者可以同时考互不妨碍,但若被我省公务员录用,服务期满3年后才可以报考其他岗位。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