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谁都知道找工作难,而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等于失业”也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但近年来由一些高校统计出来的高就业率却总能有力地回击这一现实问题。
为了创造“辉煌”的就业率数据,一些高校随意注水虚报;有的强迫学生造假,并以“不签就业协议书就别想领到毕业证”相要挟;毕业生莫名其妙“被就业”者也大有人在。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全线凯歌高奏时,应届毕业生却在人才市场挤破脑袋求职不遇。您瞧瞧,“注水”都到这地步了,就业率数据还不断“攀升”,蒙谁呢?!
在现实生活中,假话、假货、假数字等任何造假现象都是令人发指的,是自欺欺人的。它是不诚信的表现,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而当这种情况发生在高校时,就更让人难以接受,因为那里是传播知识、探求真理的地方。
就业率的虚假繁荣,实质上已涉嫌以虚假信息欺诈、误导学生及家长,也违反了统计法的精神,它到底忽悠了谁?还要忽悠多久?谁该真正对此负责?
其实,如果就业率统计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大学、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统计并无不妥,但是,如果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思用在千方百计炮制“好看”的数字上,就业率的统计就会变成对学生的反教育。无论是“要求学生就业”,还是学生“被就业”,都是对青年学生的毒害,对诚信教育的摧毁,同时也将严重影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科学决策。
那么,明知道是自欺欺人,有的学校为什么还对学生的就业证明如此热衷呢?一位在高校当系主任的朋友说:“就业率的作用实在太重要了,它俨然成为学校发展的‘生死线’!”他说,“一谈到就业率虚高、造假,就把板子打到学校身上。其实,学校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首先,招生与就业率紧密挂钩。每年编制招生计划前,就业率都成为高校各院系招生人数的重要参考依据,形势好的可能会扩招,形势差的甚至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更严重的是,院系经费又和学生数量挂钩,学生多的院系得到的经费也多。在这种“多个学生多一份钱”的利益驱动下,就业率造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就业率不仅在学校内部有“协调”作用,对高校而言,就业率还是衡量毕业生就业的核心指标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资料显示,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项目多达十几项,如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等等,任何一条对于高校来说都举足轻重,难怪学校会千方百计地“提高”就业率了。
怎样避免就业率造假的问题?有专家建议,高校不能自行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样做难以保证客观准确。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具体岗位、薪资待遇、用人单位评价等进行调查统计,同时建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监督机制,使就业信息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就业信息如果能面向公众,那么“注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到了挥动“铁拳”狠狠打击统计数字造假、挤掉就业率水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