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公务员报考的火爆场面在中国各大城市重复上演。稍许不同的,是其中多了些社会在职人员,以及拥有博士文凭和海归身份的应考者。
持续不衰的公务员热,不断印证着“最后的金饭碗”的说法。
公务员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怎样改革现有公务员的收入制度?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和往年相比,今年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比例明显提高。”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负责人兰义湧告诉记者,中央民族大学今年共有1700多名毕业生,其中约有1/3的比例报考了北京市公务员,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大概也是这个数字。
10月16日,辽宁省公务员报名工作结束,共计6756人报考,这一数字与计划招收86人的比例接近79∶1;
11月13日,成都市5000多名符合条件的考生,参加成都市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考试,报考人数为历史最高;
11月20日,上海市国家公务员网上考试报名结束,共有3万名考生竞争2200个职位,录取比例约为15∶1,超过去年11∶1的比例;
11月27日,全国31万考生走进考场,角逐中央、国家机关103个部门的8400余个职位,平均供需比例达37.3∶1,其中有26个部门的供需比甚至超过了100∶1;
12月2日,广州市公务员招考报名结束,共有16575人角逐423个职位,平均一个职位有近40人竞争;
12月10日,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网络报名结束,共有2万多人通过审核,竞争5376个职位,现场报名还在继续。
看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原本形容高考的说法,现今用来比喻公务员招录竞争之惨烈确实不为过。
来自金饭碗的诱惑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认为,通过这几年的加薪、房补、车改、带薪休假,以及公家出资培训,甚至是出国学习的机会等政策,加大了公务员的吸引力,使公务员由轻松稳定的铁饭碗变成了金饭碗。
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公务员的流动率只有0.05%左右,“一杯茶、一根烟、一份参考看半天”,更是用来形容公务员工作的轻松。
毛寿龙指出,公务员职位不仅是现在,在很长时间以后都会是金饭碗。金饭碗的说法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公务员报酬和工作性质的不对称。我国的现状是,公务员从事着相对轻松的政务管理工作,平均报酬要高过其他部门。
“公务员的淘汰率相对较低,能够满足人们对稳定的需要。在就业压力大,很多职业出现衰竭倾向的前提下,这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文霞博士说。
周文霞同时指出,福利待遇好也是公务员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尽管企业也有一些国家规定的待遇要求,但不一定落到实处。相反,公务员的各方面待遇却很有保障。
毛寿龙认为,在目前的国情之下,一些“当官”公务员的待遇并不只是工资、住房、福利等显性待遇,还包括其他一些隐性待遇。虽然单看工资单上的数字,公务员并不是中国社会的高收入群体,但作为管理者,公务员拥有职务附加给他们的权力,不排除会有一部分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隐性收入造成冷热不均
在持续升温的公务员热中,同一些职位被挤破门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部门冷落的门庭。
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报名情况看,比例最高的是人事部,为322.8∶1,而气象、地震、矿业、测绘等清水衙门甚至达不到开考人数,有400多个岗位因报考人数不足开考比例,出现空缺的情况。其中,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的空缺职位最多,达到100多个。
同是招录公务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需要1名工科类本科或以上的毕业生,有323人报名,为本次招考中报名人数最多的职位。海珠区和番禺区两个区级政府办公室的招录,也达到了100人或200人取一的竞争比例,与此同时,市文化局一职竟无人报考。
在成都市的公务员考试中,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此次公开招聘2名文秘,引来758人报考,录取比例高达379∶1,人数最少的是市建委村镇建设处和市规划局的纪检监察职位,分别仅有7人报考。建委勘察设计处、风景园林建设处、水利局水利综合监察支队因报考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最终被取消录用名额。
面对这种冷热不均现象,毛寿龙指出,现在人事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从近几年看,人事腐败是相当严重的。灰色收入问题,应当归咎于许多政府机构管理和制度上的不规范,因此,实现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和透明化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政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报考公务员的队伍当中,有些人不是看中公务员本身的名义工资收入,因为各部门的名义工资在理论上应当是相同的,但不同部门权力的可交易程度却是不同的,因此获得的隐性收入自然会有很大的差别。
专家指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着力于约束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否则,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将会使当公务员这个独木桥变得越来越窄。
单一取向值得商榷
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专家认为,单一的择业取向对整个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弊端。
“政府机关的公共管理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核心人才如果都集中在政府部门,会形成一定的浪费,这部分人才应当到技术和专业性更强、更需要创造性的部门去发挥作用。”毛寿龙说。
近年来,公务员连续加薪,在加剧了公务员热的同时,也面临着公众的诸多质疑甚至拷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礼胜认为,尽管公务员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但是公务员毕竟不是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而是财富的使用者,他们的报酬由国家财政支付。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公务员待遇高过其他创造财富的产业部门的平均报酬,这种现象就值得商榷了。
董礼胜认为,评价目前我国公务员待遇的总体水平的高低,需要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纵向看,整个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了,公务员的待遇自然应该得到改善;横向对比国际情况,也要提高我国公务员的待遇。但问题的关键是,还要和自己做一个横向比较,公务员的工作稳定,有保障,也不是普遍都很辛苦,在这个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困难群体的存在,就应该考虑。
“公务员工资根据一定的标准上下浮动是很正常的。香港公务员明年1月将减薪3%,主要是因为这几年经济下滑,这和我国公务员工资只升不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他说。
董礼胜告诉记者,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是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是考虑历史因素,同时参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不是个精确的数字。而在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却很明确,比如英国设有专门的机构,每年做一个私营公司经理、管理层工资状况的调查,并定期向民众公布,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样的规则和手段。
“这几年,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公务员待遇的标准问题,怎么确定,原则是什么,都需要有个说法,但真正要确定这个标准,在理论上厘清认识还有很大的距离,实际操作上也要花很长的时间。”董礼胜最后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