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务员考试结束 考生建言积蓄专门人才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7-08-27 00:00

  昨日(8月25日),我省9.7万多人走进考场,参加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省级直管单位、16个州市提供的7444个岗位。尽管是13:1的淘汰赛,仍吸引了众多高学历者的青睐。

  与历年相比,昨天的考试无论是从题量、题型、难度上并无太大新意。上午的行政题仍是135道,下午申论题内容涉及行政执法,紧跟当前社会热点。

  据了解,随着公务员福利待遇的逐步提高,很多考生都因为公务员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而将其作为就业的首选。

  记者在各考点看到,与中高考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应考者不像中高考那么紧张外,送考、陪考的更多的是夫妻和恋爱中的朋友,考场门口的家长可谓少之又少;其次,与高考打着吊针都要坚持考完相比,公务员考试缺考的人很多。

  据省市人事部门有关人员介绍,今年下半年,昆明市各级党政机关共计划招考录用公务员811名。东川区政协办公室的一个岗位,报考比例达到302:1,刷新了昆明市公开招考公务员以来最高的报考纪录。而从全省范围来看,沾益县人事局的岗位报考比例达到735:1,成为全省最“抢手”的岗位。

  专家分析,一个办公室的岗位和一个县级人事局的岗位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考生,不仅因为其门槛相对较低,还与部分报考者追求工作稳定的心态有关。

  针对公务员热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职业选择应因人而异,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只盯住报考公务员是不明智的。在求职的道路上,公务员不是唯一的选择。

  很多题都是“蒙”的

  “有135道题,说难也不是太难。”10点半,杨考生第一个走出考场,他没有背书包,也没有拿厚厚的参考书。说完便很快消失在门口。之后,再也不见有考生走出考场。

  11点,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生们亲朋好友已经聚集在考场外翘首以待了。

  “你做完了吗?”“没做完,时间太紧,很多题都是蒙的。”“我还好,铃声响时刚做完最后一道题。”熟识的考生一见面就互相问起考试的情况来。

  采访中,记者连问了10多位考生,只有一两位考生做完了整套考题,大家普遍反映题量太大,难度高,有些题比较生僻,是平时从来没有见过的,只有乱蒙了。考生王滤说,有些题看着自己会做,可就是太费时间,所以遇到这样的题干脆就“蒙”个答案,然后赶紧答其它的题,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考生孙兴华说:“太难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一共有135道题,必须在120分钟内答完,平均每道题花不到一分钟!我用从来没有过的速度来答题,结果到交卷时还有20道题空着。”他告诉记者,考试一结束,整个考场发出一片叹息声,因为“大家都没答完”!最后只能遗憾地交卷了。

  下午的《申论》科目,有4道考题,主要是围绕行政执法难这一现象进行论述,如环保执法、网络执法等为何会屡禁不止。考生李霞摇着头说,看到考题后一阵狂喜,觉得比较好做,因为有太多的话可以说,没想到的是写起来就刹不住车,以致时间到了还没有写完。

  对下午的考题,考生的感觉明显分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是热点的范畴,破题和分析并不难;一种则说虽然是身边的事,经常会看到报道,但了解不是很深入,答起来有一定难度。



[考试只不过是为“试试本事”]

  恋人送考者不少

  考生马怀美到达铁三中考点时,离开考还有10分钟。在男友的嘱咐声中,她匆忙走进考场。

  马怀美是从寻甸民族中学考入云南民族大学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她今年刚毕业,大四时就为考公务员做了一些准备,今年2月已经考过一次公务员了,差2分没能进入面试。这次报考的岗位是司法部门。“原来想报市地税局,但了解后发现报考人员太多,竞争过于惨烈。”

  前来送考的马先生提着女友的白色手袋,站在学校门口不时地看表,他与参加考试的马怀美是同乡。他告诉记者,希望走进公务员队伍当然是为了求稳定,这是家在农村的父母对马怀美的希望。

 ??多数都是年轻人,大家很容易就凑到一起聊天打发时间。李先生的女友小麦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前两回一次是分数不够,一次是面试不过关。为了考试,小麦这两年就没怎么上过班,她发誓,这次考不上,也不再考了。

  开着凌志来考试

  在各个考点,几乎都有不少人自驾车来参加考试的,有的极其年轻,一看就是家境很好的。他们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不同,应该是有些阅历的。

  在昆大考点,一辆黑色的凌志车引起了众人的注目,开始还以为是家长送孩子来考试,哪知从驾驶室下来一个平头小伙,车里的一位中年妇女探出头来嘱咐着,要好好考。小伙点头答应着走进考场去了。中年妇女告诉记者,进去考试的是她的侄子,几年前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赚了一些钱,这辆车就是他自己买的,但他觉得生意场上的变数太多,每天都要应付不同的人和事,不如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地生活。

  缺考人数还不少

  昨天下午在昆明实验中学,学校的电动门已经缓缓关闭,一位昆明姑娘用吸管喝着饮料挤进了即将关上大门的考点,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站在门外的男朋友倒是急得不得了,不停地催促着:“快点,快点!”记者下意识看了看表:1点59分。男朋友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参加公务员考试是我们逼她来的。工作不稳定,家就难稳定,当然要“逼”她来。

  被逼来还算是来了。记者发现,今年我市公务员考试报了名后没有到考场的人不少。据了解,缺考的原因是:有的考生虽然已经报了名,但随后又考进了事业单位,或者进入比较稳定的厂矿、公司就业,因而放弃了公务员考试。更重要的是报名参加考试的除应届高校毕业生外,绝大多数应考者都有一份工作,有的是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报名应考,有的只是想换一个更好的环境或者让所学专业更对口,但过后又因种种原因不想考了,因此报名后放弃考试的也很正常。

  在考点门口,一位叫李云的姑娘是陪朋友来考的,她今年本来也报了名,但在上个月的事业单位招考中,李云考进了一所学校的党办,上个星期就去报到上班了。她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报名,是为了双保险。”得知考上了事业单位后,李云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考了,再也不考了。”据记者了解,有李云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

  正因为压力小,不少考生心态极好。在接受采访的考生中,记者还没有听到为应考做足准备的考生,绝大部分人都因为工作忙,只是抽空复习了一下。

  约着朋友去聚一聚

  西一中,下午4点30分,陆续走出考场的考生看起来心情都还不错,在和等在门外的亲朋好友打过招呼后,众多考生都掏出了手机,向等候在电话那边的家人“汇报”考试结果,然后又不停地拨打电话约朋友出去吃饭、唱歌。考生魏天明说,考上了当然好,考不上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选择,因此对考试结果不会太放在心上。从东川来的陈太远现在就在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上班,参加考试完全是为了“试试自己的本事”,不过之前也准备了一番,考完了当然要犒劳一下自己,与在昆明的同学好好地玩一天。

  考生建言积蓄专门人才

  去年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的唐可夫是为了自己曾学过的专业而报考公务员的。他在云南中技管桩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后,还是觉得所学专业得不到发挥,于是决定用考公务员的方式,向自己的专业靠拢。

  为报考公务员,小唐也了解了不少与专业相关的单位招考情况,但总体上是这些单位很少招人。他说,今年也只有大理、祥云的个别乡镇招收民政工作人员。他认为,民政工作将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现状是:国内培养的民政专业人员本来就很少,却仍然很难找到对口单位,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政府应该注意在这些目前看来不需要特别专业的人员的部门,积蓄专门人才,才有可能为下一步政府的民政工作炫出新的亮点。

  热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年复一年,公务员考试热度持续升温,尽管每年败北的人占到了绝大多数,但人人竞相追逐的热情不减。是什么使得公务员考试成了“香馍馍”?其魅力究竟何在?昨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很多考生讲述了自己的理由。

  理由一:就业压力大。李俊说:“就业压力是导致公务员报考热的直接原因。如果都像以前一??、下岗。而现实是,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工作就没有饭吃,所以,考公务员就是考饭碗。”

  理由二:工作稳定。考生张荣认为,公务员之所以这么热就是因为它是“铁饭碗”,什么时候都不会没饭吃。基本不存在像企业里的“炒鱿鱼”、开除等情况。而且老了以后国家还养着,老有所养何乐而不为?

  理由三:吸引力。“学而优则仕,考公务员可以在将来好好发展,为官入仕当然要考公务员了。所以,公务员工作具有一定的诱惑力。”考生汪明杰如是说。

  理由五:保障好。公务员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养老、医疗、住房等等,都不是外资企业员工所能望其项背的。这是考生们的共识。

  理由六:身份地位肯定。有的考生还认为,中国人自古多少就有官尊民卑的思想,一个公务员和企业人员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出差、办事等方面。

[考公务员热的背后]

  “非公务员不嫁”的择业观有变

  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人数较往年相比仍有不减狂热之势。虽然并非如有人形容的“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那么夸张,但是
  在考试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往届毕业生和公司企业人员,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都有。把公务员看作是“香馍馍”竞相追逐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今年许多应试者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那就是:报考公务员只是重点择业的一个附属参考,那种“非公务员不嫁”的择业观比重明显下降。同时折射了很多考生的一种心理,即考公务员是就业路上必经的一步,但其他的选择才是保证,才是必须。反映在态度上,很多考生只是将公务员考试当作碰运气,更有甚者在考试前基本上就没有复习过。

  “考公务员只是一个过程”

  记者在这次公务员应考生中作了初步的调查,结果发现在10个人中有9人觉得没有考取的希望,同时他们都认为能否考上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走走这个过程。在这10人中有5人是应届生,有3人是在不同企业工作的往届生,还剩下的2人则已经在公司工作了2年。李霞就是其中一名。她说:“其实考公务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形式,以前志在必得的想法现在都少有了。当然公务员这种铁饭碗的诱惑是没有人不关注的,所以报考只是想碰碰运气,心里早就明白希望渺茫得很。”正是由于公务员铁饭碗诱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白热化等等原因,公务员应试者都是以“必定失败”的心态应考。

  “以前觉得公务员好,就一定要考上,不惜花很多的财力和精力,今天上辅导班、明天又上冲刺班。结果绝大部分人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考公务员心态要好,先有一份工作作保障,碰碰运气而已。最终的现实还是选择公司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来自大理的杨杰现在移动公司当业务员,这是他考了两年公务员不中后的真实想法。

  “优势等于选择不等于成功”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无可厚非。公务员的种种优势对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求职者乃至整个社会来说,自然会产生很大的诱惑,使人不得不趋之若鹜。但这种心态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高鹏的话说:“与其他的职业相比,公务员这一行有很多优势,如待遇不错、工作稳定、竞争不大等等。但这些优势不代表选择了就能拥有,就能成功。录取比例的微小注定很多人都会与其失之交臂。选择这种优势,去积极争取是对的,但这只是一种态度,不等于成功。因此,考公务员只是一种选择,除了公务员以外我们还有很多的选择,而且成功的机率也将高出很多。人,不该在一棵树上吊死”

  由于种种原因,公务员考试一直热度高升。而与此同时,记者通过调查,在30名考生中,有11人居然没有认真看过考试内容,甚至有2人竟然没有一本复习资料。当问及原因,他们的回答是:“反正是考不上的,平时工作忙,看书的时间都没有。当初报名只是想试试,抱有一丝幻想而已。”考生左凯告诉记者:“只要条件符合,我们就试一下,但不压重注,因为我们已经在选择其它更多的机会了,公务员只是一个。不能总像以前一样一根筋,要同时‘多选’,才能成功。”

  考公务员无望不如学一技之长

  正当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进行之时,新学期伊始,新生报到入学也如期而至。随着就业、考公务员竞争的加大,许多学生家长都转变了观念:能够学得一技之长成了他们的共同心愿。昨日,各职业技术院校迎来了新生入学的高潮,火爆的场景一年胜过一年。

  昨日上午9点,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将近1000名新生慕名而来报到上学。“我们从宣威送孩子来的,一家亲戚的孩子都送来了,与其让他们在以后的就业中找不到工作,参加考公务员又没望,还不如让他们来学点技术,长些本事,以后生活不成问题。”上轿车维修技师专业的陈龙父亲透出了自己的想法。

  据该校校长杨经元介绍,随着目前职业技能人才的紧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学校共发出1400多份录取通知书,招生的情况与往年相比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就业率连续3年达到了98%,去年就有1400多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就连2008年毕业的女生都已经预定完了。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