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务员考试热潮再涌 背后凸显无奈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7-10-19 00:00

虽然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小赵早已开始备考了。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2005年本科毕业时她曾经参加过一次公务员考试。从2004年底开始,她在半年时间里转战数千里,在各地参加公务员考试,然而因为种种原因,都失败了。幸好小赵的学习成绩一向优秀,顺利保送了本系的研究生。3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小赵准备再拼一次。

小赵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少数。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有不少人提前数月准备,辗转各地,连续参加多场考试。去年从北京某大学毕业的小黄,自己老家在贵州,毕业后的目标就是留在大城市。他从去年11月起,先后参加了全国公务员考试、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紧接着今年上半年,又参加了上海
、浙江、江苏的公务员考试,但都没有成功。今年9月份,她辞掉在家只做了两个月的工作,和同学回北京租下房子,准备迎战2008年的全国公务员考试和北京市公务员招考。她对记者表示,如果再考不上,明年还要考。

一个都不能少之二:一个人都不能少

记者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中随机采访了20个学生,有12人表示参加或以后考虑参加公务员考试。有一个学生甚至向记者表示,他们班30名同学,除了2名需要回原籍工作的定向生和4名少数民族同学之外,都相约准备参加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他戏称是“相互影响,重在掺和”。

据了解,对于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而言,参加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这个群体不但越来越庞大,而且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他们甚至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考碗一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是“铁饭碗”。

公务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面对这一问题,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学生首先想到的都是稳定。在大学生的诸多就业途径中,公务员的工资不是最高的,但相对稳定,压力又小,工作环境也相对优越。而比起企业来,公务员更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在户口、住房等方面也享有许多补贴和优惠。对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条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就业之路。稳定可以说是吸引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有估计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超过500万,比2007年增长20%左右,而2007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已经超过70万,2008年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因此,公务员招考所提供的一万多个岗位就越发充满了吸引力。

再者,在通常的就业过程中,比起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单位往往更倾向于招收在职人员;而在公务员考试里,大学生和在职人员则基本上处于同一起点,而且大学生知识背景和准备时间方面往往更有优势,这也是吸引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是所谓的社会地位问题。公务员在社会上往往享受着人们尊敬的眼光。有的考生更直接把当公务员理解为“当官”,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条上升空间无限的道路,值得投入大量的物力和精力。

获得与付出不成比例

不管大学生出于什么原因,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年盛一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招考的繁荣和报考的执著也令人担忧。

据统计,2007年公务员招考报考与录取的比例约为42:1。而被视为“金饭碗”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比例则更低。据新浪网统计,2007年公务员考试最热门的几个职位,录取比例不足0.1%。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干部人事管理职位录取2人,有7914人参加考试,录取比例0.02%;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科员录取2人,有2580参加考试,录取比例0.07%;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主任科员录取5人,有5088参加考试,录取比例0.09%。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也不为过。对于参考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次成功几率很小的尝试。

与不成比例的录取率相对的,是每次尝试背后不菲的付出。

在北京林业大学附近的一家书店,记者看到很多大学生在购买公务员备考书籍。很多同学买起来是一套一套的买。店主透露说:近段时间购买和订购公务员书的人特别多,销售量比英语四六级参考书都好得多,某些书还脱销。

与常规考试不同,公务员考试不设定指定参考书和课程。因此没有办法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于是,各色的辅导班和历年的真题集几乎成为大学生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全部。每套真题加辅导书的成本都在百元左右,而辅导班的价格则在300~1000元不等。

除此之外,要成为“考碗一族”,还有更多种类繁多的付出。小赵曾经向记者列举了她第一次报考公务员支出的费用:参加辅导班付出近700元;数月间在全国各地奔波,火车票将近2000元;此外,还有食宿方面的开销2000多元,加上其他意想不到的费用,总共花费近万元。

热情的投入和盲目的选择

如果说不成比例的录取率和不菲的付出都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的话,最让记者困惑的则是大学生高涨的报考热情和盲目的报考目标之间巨大的反差。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少同学表示根本弄不清自己都应该参加哪个职位的考试。在谈到对职位的了解时,大多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公务员考试职位太多了,每个职位又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很多是专业描述,看着都晕了。”小黄向记者回答说,“基本上都是找找自己可能合适的岗位,看着像的就报,等笔试过了,面试之前再搞清楚也不迟。”据他介绍,周围的同学很多也都是这样的想法,专业上符合报考条件,属于自己心仪的城市,岗位看起来有点前途,报考人数不多,这几个条件决定了大家的报考与否,至于具体是什么工作,工作内容是否适合自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超高的报考热情的背后,却完全不了解工作内容和需要的素质准备,反而是种种附加条件决定了选择。在满腔热情地报考热之后,是充满了盲目性的选择。

盲目苛责大学生没有规划,就业观念陈旧有失公允。事实上,他们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但是许多大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比较盲目,却又不得不无奈地投身到这种盲目中。他们可以互相理解这种盲目性,盲目是错误的,却是不可避免的,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他们不得不寻求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盲目跟风的公务员考试背后,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现实的无奈。大学生“公务员热”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