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变化:
(1)08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2)07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答:B)
又例如:
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A.严格 B.在行C.前瞻 D.慎重
(解答:D)
新东方大纲剖析:08年大纲与07年大纲相比,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在首句的表述上。而新的表述中的关键部分在于“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顾名思义,“理解文字材料内涵”应该主要是指对“主旨题”的考察,从这个点上,戴斌老师预测今年国考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对“主旨题”依然是重中之重,希望考生做好“主旨题”的备考,培养对文章“主题句”和“主题词”的敏感程度,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到材料主旨的能力。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08年大纲中删除了07年大纲中的末句“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这里的变化意图,戴斌老师预测可能是为未来题型的变化做一个铺垫,因为07年国考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只有“段落阅读”或“句子阅读”,而没有篇幅较大的多段落 “篇章阅读”,但在一些地方省市的公考中,多段落的“篇章阅读”是作为一种重点题型来考察的,所以有可能未来的国考中(包括本次国考)有可能增加新题型——多段落的“篇章阅读”。
(二)数量关系部分的变化:
(1)08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2)07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数量关系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型。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新东方大纲剖析:08年大纲与07年大纲相比,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08年大纲中的表述多了一个新的含义——“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戴斌老师请考生们注意的是国考不再是只考【“数量关系”】,而是可能会考【事物间“量化关系”】。对于事物间“量化关系”的考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戴老师预测这可能是未来国考中的一种新题型,即类似北京市考试中的“九宫格”这一类的在地方考试中出现过但未在国考中考察过的新题型。
(三)判断推理部分的变化:
(1)08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2)07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在例题中,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健康:指一个人智力正常,行为合乎情理,能够适应正常工作、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能够抵御一般疾病。根据健康的定义,下列属于健康的是:
A.大学教授老李,虽然五十多岁但工作起来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张婶十九岁的儿子肖聪,读书十一年还是小学二年级水平,但是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体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硕士毕业后,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自一次事故后,当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精神失常
D.小刘身体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说他古怪,不愿与其交往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 B.学生:老师
C.初学者:生手D.志愿者:雇员
解答:志愿者与义工、雇员与职员词义相同,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新东方大纲剖析:08年大纲与07年大纲相比,戴斌老师预测应该在逻辑部分的变化不大,因为从表述上来看,08年大纲中注明了四大方面的考察:“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绎和归纳等。”
但在08年大纲中取消了题型的示范,而从07年大纲中的四种“题型示范”,基本上与08年的“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这四大表述点对得上号,所以由这个点来看,估计逻辑部分变化不大。
(四)常识判断部分的变化:
(1)08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
(2)07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常识判断,主要侧重测查报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
例题: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B.**省人事厅颁布的《**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D.**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的规定,正确答案为A。
新东方大纲解析:08年大纲的常识部分的“表述”,与07年几乎一致,但有一个点,戴斌老师希望考生要注意的是,常识部分基本是考法律,这已是确定的事情。但法律的复习要注意留意“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各自的复习要点,以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戴老师将对07年的国考常识题做一个命题方向的深度剖析:
(1)在07年的国考行政卷中常识题部分一共有两道题目考察到了宪法部分的知识点:
9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宪法制度中具有自身特色的两项制度.
下列对这两项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自治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 的外交权
98.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迷,不正确的是:
A.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B.年满18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权
D.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新东方命题方向剖析:对宪法部分的考察,戴斌老师认为主要将集中在特定的民主制度、公民的权力维护、立法权限的划分、群众性自治组织等考点上。
(2)在07年的国考行政卷中常识题部分一共有6道题目考察到了民法部分的知识点:
101.孙某委托吴某为代理人购买一批货物,吴某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法律法规的是
A.无谋生重病,停止了购买货物事宜,并通知了孙某
B.及时将购买货物过程中的情况报告给孙某
C.经孙某同意,另行委托林某,办理购买事宜
D.与陆某恶意串通,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格购入货物
103.下列关于肖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人也有肖像权
B.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规定进行
D.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104.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A . 配偶 子女 父母B .兄弟 配偶 子女
C .子女 父母 兄弟 D .父母 兄弟 配偶
105.赵某与黄某2003年1月结婚,2005年10月协议离婚,但在财产分配上发生争议,下列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A.2004年8月黄某出版一部小说所获得的稿费 1 万元
B.2005年3月赵某因车祸受伤所得到的医疗费用赔偿 2 万元
C.2003年6月赵某父母赠与赵某、黄某一幢房屋,价值 25 万元
D.2004年12月,赵某与黄某共同购置的一套高档家具,价值4 万元
116.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没有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承担责任
A.该学校 B受害人自己 C.该学校和受害人 D.该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
120.下列时产中,不能用于抵押的是:
A.抵押人所有的机器
B.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交通运输工具
C.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
D .抵押人所有的房屋,但因没有及时归还银行贷款被暂时查封
新东方命题方向剖析:对民法部分的考察,戴斌老师认为将集中在民法的案例及对民法专有名词的理解上。
(3)在07年的国考行政卷中常识题部分一共有5道题目考察到了行政法部分的知识点:
97.小李是某市工商局副局长,因工作需要派到某国有企业担任一定职务,在该国有企业工作时间为一年,工作期,其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这种公务员交流的形式称为:
A.调任 B.转任 C.轮岗 D.挂职锻炼
99.某市政府所属A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被撤销,其职能由市政府所属 B 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受到行政处的公民不服,准备提起行政复议.此时他应以()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A.A机关 B.B机关 C.市政府 D.省政府
100.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A.法律 B.县级政府的决定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108.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该具体行政行为如何提起行政诉讼?
A.必须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共同上级行政机关为被告
B.可以以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任何一个行政机关为被告
C.必须以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D.可以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共同上级行政机关为被告
118.根拐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的行致处罚只能由法律加以设定.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限制人身自由 D.没收非法时产
新东方命题方向剖析:对行政法部分的考察,戴斌老师认为将集中在行政审批的特定程序、行政主体的权限、行政相对人的复议程序(包括听证的必要性与否等考点)。
(4)在07年的国考行政卷中常识题部分一共有3道题目考察到了刑法部分的知识点:
10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 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12.某人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在此期问,他依法可以行使下列哪些权利或实施哪些行为: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担任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C.担任某公办大学的普通教师
D.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113.下列人员中,可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A.马某被判拘役,其声称女儿正在读小学,需要其接送
B.周某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多次自杀未遂,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C.刘某被判有期徒刑3 年,服刑过程中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D.韩某被判有期徒刑5 年,其声称丈夫在外地工作,老母病重,儿子年幼,需要其照顾
新东方命题方向剖析:对刑法部分的考察,戴斌老师认为将集中在刑法的案例、刑法中的特定名词的理解,判决和执行中的特殊情况等考点。
(5)在07年的国考行政卷中常识题部分有1道题目考察到了仲裁法部分的知识点:
119.按照我国有关仲裁的法律规定.属于双方当事人之间仲裁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的是:
A.双方争议必须是经济纠纷 B.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进行仲裁
C.由人民法院决定仲裁 D.当事人一方到仲裁庭立案
新东方命题方向剖析:对诉讼法(仲裁法)部分的考察,戴斌老师认为将集中“程序的特殊性”和“有关申请人的确定”和“判决或执行机关的确定”上。
(五)资料分析部分的变化:
(1)08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2)07年大纲的原文表述:
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03年第一季度五城市GDP情况图
例题:根据所给图回答问题:
1.2003年第一季度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同一位的城市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答:C)
2.下列哪个组合的陈述是正确的?
Ⅰ.2003年第一季度五个城市的GDP总量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Ⅱ.2003年第一季度广州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过了北京
Ⅲ.2002年同期重庆的GDP总量也是第五位
A.ⅠB.Ⅰ和ⅢC.Ⅰ和ⅡD.Ⅰ、Ⅱ和Ⅲ
(解答:A)
新东方大纲剖析:08年大纲与07年大纲相比,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07年大纲中的表述“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在08年大纲中被删除掉了,其中最重要的意群是“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而08年没有做出“问题数量上的限制”,这个变化戴斌老师认为有可能是为未来的国考资料分析题做一个变通的铺垫,因为在07年的国考中,资料分析共有4篇材料,每篇材料对应5道题目,共20题。而国考取消了材料所对应的问题在数量上的限制(1~5个问题),估计未来可能一篇文章所对应的问题有可能多于5道题目,如果是这样的变化,那么材料的篇幅和信息量就有可能远大于过去几年的国考,对于这个潜在的变化,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广州新东方学校的戴老师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更加注意训练自己在“复杂且大量”的信息面前如何“不混乱地”找到有用信息的能力了。
(六)申论部分的解析
(1)07年和08年的国考大纲中原文表述均为:
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新东方大纲剖析:对申论考试的描述部分,戴斌老师请考生们重点留意第二段话的描述,这段话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这段话中每一句都隐含了许多关于申论考试的重要信息。以下戴老师将就第二段话的每一句话分别作具体的分析:
一、“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这句话是对申论材料的描述,请大家留意其中的“一个或某几个”。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历年的申论考试材料的话题,01年是谈PPA事件,02年是谈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03年是谈有关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的话题,04年是谈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及所带来的城市交通问题,05年是谈扶贫问题及农民权利维护的问题,06年则谈到了一系列突发性公共事件。从以上的回顾,细心的考生一定会发现,01年-03年的申论材料的话题比较单一,只谈到一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一个社会问题的某一方面。但是从04年开始,申论材料的话题就开始变得比较复杂起来,04年、05年谈的是相互联系的两个社会问题,而06年谈的是一个总的社会问题的若干个方面(即该社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若干个社会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出题方向是偏向谈“某几个”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以下几方面趋势:
首先,申论的材料将涉及更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纷繁复杂的,现在的公务员需要具备的是处理复杂且相互联系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公务员考试目的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去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因此在公务员考试中尤其是申论考试中需要能更多得体现考生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材料话题的复杂化就必不可免了。
其次,申论材料的字数可能将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要求考生的材料阅读速度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回顾过去历年的申论考试材料的总字数:01年是1574字,02年是2243字,03年是4243字,04年是3918字,05年是3597字,06年是8317字。从历年的情况看,总体而言材料字数是上升,尤以06年的增长幅度最大。由于去年的材料字数增长幅度非常得大,今年的申论材料字数估计不会超过去年的水平,但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是必然的。因此,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对申论文章的写作技巧要有所准备外,阅读速度的训练也必不可少。
再次,材料中的社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考生需要在文章中理清其内在的联系。在材料中所有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一定会是相互联系的,但其联系有可能是因果关系,也有可能是别的关系。那么考生在文章中就必须判断并理清其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话题。而实际上,一旦考生把材料中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剖析出来,就已经把社会问题分析得很透彻了,在这种情况下得分一定不低。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系统地复习一些相关的哲学知识,尤其是哲学中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从而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从而获取高分。
二、“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请留意“准确”这一字眼,为什么特别强调用这一字眼呢?“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其言下之意在于,报考者常常不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在考试中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有考察的必要。
在这里,笔者想要与大家一同探讨的是,为什么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申论材料中存在着大量的无用信息、次要信息。因为在材料中,任何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都是通过许多实例来表现的,但每一个实例都代表问题或现象的主要方面吗?不是的。既然大纲是要求我们准确理解的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那么就必然存在“次要内容”。因此考生就必须辨别材料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只有准确地辨别,才能在文章中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写出有针对性的观点。
三、“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请留意“全面”这一字眼,其实从文字的含义上来说,“全面”和“各个方面”意思都差不多,因为要做到“全面”,就必然包括“各个方面”;而包含了“各个方面”的也就是“全面”的了。所以如果去掉“全面”,直接写“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实际上与“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句话并没有区别,都是要求考生尽可能得面面俱到。
或许说到这里,有考生会问:难道是编写大纲的出题者语文水平不高,写了文字含义重复的句子?答案当然是否定。编写大纲的出题者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全面”这一字眼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与申论的考察目的直接相关的。命题者希望试卷能考察出考生是否具备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换言之,这一能力对于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是极为重要的。为什么?因为在当今社会,政府一大职能便是协调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在行政工作中,是决不允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情况的,有俗语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在行政工作中,却是力争要??要兼得”。因为每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只要其利益是合法的,都要维护。那么,在每个合法利益都要兼顾的前提下,公务员就必须拥有全面看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加上“全面”这一字眼,起到的是强调这一考察目的的作用。
那么对于考生而言,知道命题者这一出题意图。考生在答卷的时候就应该关注自己看问题的全面性,尽可能地把问题或现象的各个方面铺开,材料中有的各个点都要力争涉及到,论述不需很详细,但面一定要铺开,点一定要到位。
四、“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
让我们首先关注“精神”这一字眼。什么是“精神”?是指什么“精神”?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会是“体育精神”。那是指什么“精神”?笔者认为,应该是指国家出台的相关“政治精神”,即相关的国家政策。比如05年谈的扶贫问题,就是谈国家的“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做到两方面:一是要知道材料中话题与哪些国家政策精神是相关的;二是要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的是,不可忽视对国家政策的收集和了解。同时不能忽视国家政策对社会问题的实际解决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我们在申论文章中所提出的任何观点和对策都不能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政策。
五、“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
请留意“自己的”这一字眼。很多人看到这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是“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而不是“别人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又或者是“国家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从国家目前的大环境看,与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创新”精神有关,因为创新就是要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另外从申论考试本身来看,因为申论考试与行政测试不同,其是主观性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评分标准。命题者希望看到考生能提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独特的个人看法,如果出现千篇一律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则会完全违背其出题目的。所以考生在答卷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提出较为新颖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
但是不是要我们的考生都去标新立异,全篇文章都“创新”呢?其实并不然。能全篇文章都是新颖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固然是好,但考生毕竟没有相关的行政经验,在实际的考试中,要做到全篇文章都是新颖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不现实。笔者认为,在我们的文章中,只要有一到两个与其他常规观点略有差异的“创新”观点就已经非常不易,足以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了。
因此,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得培养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视角,力争有创新的灵感。
六、“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请再次留意“准确”这一字眼,前面已经提到在“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这一句话中要留意“准确”这一字眼。但在这句话中,这个“准确”所隐含的是另一番含义:
首先让我们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优美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而是“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呢?笔者认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申论文章看中的不是文字的“优美”,而是文字的“准确”。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其实际写作主要是公文写作,而公文写作主要需要文字的“准确”。
其次,从公平性来说,文科生的文笔必然从总体上来说相对优于其他专业的考生,如果申论考试过于强调文字的“优美”,则会对文科生较为有利,而对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大有利,这就会违反考试的公平性原则。因此申论考试更强调文字的“准确”。
对于考生而言,备考时就应该注意不需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使文章优美好看,而要注重的反而是一系列的细节,如用词的规范性,错别字的减少上,考生要处理好文章的各处细节,才有可能写出严谨的申论文章,从而获取高分。作者: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