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太铁 “考碗族”怎能不风靡?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8-01-20 00:00
近年来,持续火爆升温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催生”出了一个特别的族群——“考碗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据新华社杭州1月15日电)

  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创历年之最,全国共有64万人通过审核参加考试,人数相较去年增加12%。与人事部提供的近1.4万个招录职位相比,2008年国家公务员的考录比约为46∶1,高于2007年的42∶1。此次考试竞争最激烈的是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竞争比例平均为1∶162。地方公务员考试同样也是热火朝天。据浙江省人事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该省计划考试录用公务员4228名,注册报名人数超过25万人,比2007年多了3.5万余人,平均一个职位有60人报名。其中最火爆的当属浙江省某省级机关推出的1个职位,报考人数高达864人。
公务员考试的有关书籍在各大书店的销售量居高不下,公务员培训班场场爆满,“公务员考得怎么样?”目前成了许多大学校园里一句最流行的问候语。公务员考录打破了身份、户籍、地域、专业等多方面的限制,降低了报考门槛,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其中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据人力资源网站调查显示,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都对公务员工作青睐有加。真是“金碗”“银碗”“铜碗”“铁碗”,碗碗发烫!

  面对如火如荼的公务员考试,不少“考碗族”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甘愿放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开出的高薪聘请条件。这不但让旁观者迷茫,“考碗族”自己也纳闷:为什么花这么大的投入甚至是牺牲而对公务员趋之若骛?

  存在就是合理。西文经济学有句名言,正常的理性人总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中国也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新华社记者带着“公务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随机采访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50位学生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两个字:稳定。其中31位学生将公务员列为找工作的首选对象,他们普遍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收入逐年升高,医疗、养老都有保障,没有失业压力”。

  至此,“考碗族”为何风靡的答案已不答自明。稳定,说白了,就是公务员是铁饭碗,甚至是比铁饭碗还稳定的铜碗、银碗、金碗。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家王小章也认为,从个人而言,选择公务员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理性认识,因为中国社会政府机构目前仍占有相当大的资源,可以从中得到工资、住房等有形收获和社会地位、声誉等无形收获。正是这样的高预期,才使众多毕业生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进行权衡后选择了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据说,世界是硬度最强的东西是特定晶体结构的金刚石,真不知这世上还有没有比公务员这个饭碗更硬的“金钢石”饭碗?!

  无庸讳言,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人人争当公务员肯定有弊端。地球人都知道,公务员工作相对不需要多少特殊的专业训练,如果其中聚集了大批理科、工科甚至医科方面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不说是教育投资的一种浪费。对于社会而言,无异于人才的流失。

  面对公务员考试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们理性对待和理性选择,只有一个最管用的办法——那就是打破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让公务员不再四平八稳,而把公务员置于强烈的压力与责任之下,让公务员这个群体内充满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它组织内一样的竞争。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

  众所周知,公务员这个饭碗正是因为其强硬才被称为铁饭碗,打破它谈何容易!近日,安徽省有关部门颁布了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无职可降的,其级别工资降低一个工资档次;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