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30 03:22:49) | |
11月26日,国家人事部2006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全国最终有36.5万人走进公务员招考的笔试考场,人数比上年增长47%;平均每个职位有35人竞争,个别职位竞争者甚至超过2000人。由于录取率低于高考和考研,公务员考试从此有了一个称号:“中国最难考的考试”。 去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因为大量职位面向北京户籍人士和高校应届毕业生而遭舆论抨击。国家人事部官员还为此专门在媒体上向民众做出诚恳解释,而今年这两个问题均得到了较大改善。类似“公务员招考不限户籍意义非凡”这样的报道和网络言论,无疑是对国家人事部在此次公务员招考中改革举措的肯定和褒扬。 但在对人事部改革举措叫好之声此起彼伏的同时,很多针对具体招考单位设置限制条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招考单位设置种种限制 北京市国税局2006年度公务员招考简章中注明,90个招考职位全部面向“北京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黑龙江省绥芬河海关2006年度公务员招考简章规定,4个招考职位所需人员性别全部是“男性”。 中央垂直管理单位如此,地方也是这样。中山市公安局招考385名未婚人士担任人民警察,其中有4个名额招收体育专业,具体报考要求是“男,中专以上,中专限本市生源(户籍),具有羽毛球或篮球专长”。有人对此戏言:既然具有羽毛球或篮球专长的人可以当警察,那么具有门球专长的人也没有理由不能当警察。 王秀玲(民办高校专科应届生):我现在广州一家民办大学读会计专业,明年6月毕业。本来我准备报考广东一个山区县公安局要求的“会计专业”职位,谁知道我电话一打过去咨询,那边接电话的人说我不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属于他们的招考对象。打完电话后我伤心了好一阵子,也苦恼了好一阵子,现在我觉得自己真是低人一等。 杨旋(四川生源):我是农村考生,目前在西安一所重点大学读外语专业。从小我就有个理想,长大以后要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工作。这次本来准备报考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要求外语专业的“旅检”职位,结果细看招考简章,发现在“其他条件”这个栏目中要求报考者必须“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看来我目前还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怨不了谁,谁让我没有生在大城市? 赵莉(女硕士生):我是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这次我准备报考珠三角其中3个市公安机关的那些要求计算机或通信专业的职位,最后却发现这些职位均注明只要男生,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挫折感。没想到女性这么受歧视,我难以面对这个现实。 提高公平性标准在哪里 提高公务员招考的公平性,一直以来都是热门话题之一,而且经常争辩得热火朝天,观点针锋相对,论证精彩纷呈。可否放宽年龄限制 ●正方 报考公务员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规定,其依据来源于1994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而我国《宪法》和国务院公布的《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的《公务员法》对于报考公务员均未设定年龄上限,设置年龄限制于法无据。 根据统计测算,目前我国35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下的人口至少3亿以上,占人口总量的1/4。报考公务员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的限制,意味着让很多人失去了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这种年龄限制对整个国家来说,也许影响不大,但对个人就不一样了,因为能否参加考试,对某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可能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影响。 适当放宽公务员招考的年龄限制,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考试中来,从而便于国家选拔到更多更好的人才担任公务员,进而促进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反方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加剧,35岁以上人员由于年龄劣势,难免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这点表现在公务员招考中也不足为奇。现在有的企业职工不到45岁就让提前退休,35岁不让考公务员也无须大惊小怪。 政府机关作为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权,可以对拟招用人员采取年龄限制。如果没有年龄限制,一个59岁的人通过考试担任国家公务员,那么他只需工作一年就可以退休,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另外,什么岁数的人都可以报考公务员,无形之中会造成考务工作十分繁重,难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造成浪费。 我国在2002年时35岁以下的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39%。这个数字也说明了我国公务员平均年龄还是偏大。限制公务员的报考年龄,有助于早日打造出一支年轻化的公务员队伍。可否取消学历限制 ●正方 取消学历限制,实质上就是广开“才”路,符合现代社会“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一种崭新的人才观,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文凭也不完全代表水平。政府招考公务员的最终目的,是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民众服务,而不是为了寻找那些“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来装点门面,搞形象工程。 既然国家已明确规定并承认自考、电大、夜大、职大、函大这“五大”以及民办高校的学历文凭有效,为什么许多政府机关在招考公务员的时候,还要拒绝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报考呢? ■反方 全日制学校和非全日制学校在师资、生源、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其毕业生即便是同等学力,但能力和素质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高下之分。在这种情况下,招考公务员如果取消学历限制,就容易造成公务员队伍鱼龙混杂,降低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虽然学历并不与能力等同,但在我国目前国情条件之下,还没有哪种指标能比学历文凭能更直观地说明一个人的大致能力。取消学历限制既不现实,也不可行。 谁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社会普遍现象:有学历的人总的来说要比没有学历的人有能力,有高学历的人也总比低学历的人能力高。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大学学历人员比例之所以从1993年的32%升至2002年的69%,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招考公务员实行了学历限制,这对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大有裨益。 期待越来越自由公平的公务员准入制度 童大焕 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首先,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不得有性别、身高、体重、外形、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其次,首次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职位不再设户籍限制,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了平等的报考机会。 欣慰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仍然有至少两个方面的限制期待着我们去打破。 其一是一刀切的年龄限制。据悉,本次国家公务员招考仍有几乎统一的“35岁以上不得报考”的年龄限制。已经有论者指出,35岁开始正是学业和经验、智慧和阅历双丰收的人生黄金时代,一刀切地拒绝正处于黄金时代的人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不仅有年龄歧视之嫌,而且对于中央国家机关、对于社会都是损失。同时,按照新制定的《公务员法》,我国的法官也属于公务员范畴,那么,如果法官资格也要非35岁以下不可,肯定将出现一个非常荒谬的局面:生活、法律经验都很欠缺的年轻学生将更有资格当法官,而阅历丰富深谙世事的法律人士反而没资格进入法官队伍。这不仅违背基本的法官职业特性,而且也与世界上大多数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背道而驰。在这些国家,对法官任职的年龄限制恰恰与我们完全相反:只设下限,不设上限,而且下限一般都是40岁以上。 其二是身份限制的壁垒依然存在。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应该彻底打破以往“从学校到机关”的传统,建立健全“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良好筛选机制,保证各行各业都有优秀人才直接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既确保国家机关永远有最丰沛的血液与活力,也保证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国家公民都有平等地进入“主流社会”、参与国家管理的通道。这方面,国家司法考试就是一个好的先例。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不问身份和职业,都获得进入律师、检察官、法官队伍的资格。国家公务员招考是否也可以借鉴类似办法。 一个自由、公平、开放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多孔性的社会,条条大路通罗马,公民职业和地位上升的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高考一条路。国家公务员招考理应在这方面做出表率。 欧美日报考门槛不高职位要求颇严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设置公务员招考条件时,门槛并不是太高,但是涉及具体职位时,要求往往严格而又细致。 欧盟许多成员国家招考公务员,一般对外貌、身高、体重、肤色不作限制,只对于“患有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严重疾病者”不给予报考资格,但是对于一些肢残等人士,只要“身体缺陷不会威胁公务员本人及其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不会严重干扰公务员履行职责”,录用机关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特殊照顾。当然,对于军队、警察、消防等特殊行业还是有特殊要求的,并向公众解释清楚。 美国各级政府对报考人员的最低限制年龄一般在18岁至21岁期间,但是对最高年龄限制则不多,尤其是对涉及法律、财经等特殊职位,往往还会适当提高报考人员的最低年龄。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人都有权利报考公务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挠,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3万日元以上罚款。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