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义乌人才网、搜才网、义乌网上大学城等网上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与浙江省人才市场、武汉人才市场等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机构互动,强化社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推荐工作。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直通车”,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专场、网上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荐就业岗位。增加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网上市场新型服务项目,完善高校毕业生网上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镇(街道)人才服务所、人才中介机构的力量,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反馈制度,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公益优质服务。对到企业工作的所有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档案管理服务和人事代理服务,高校毕业生参加所有人才推荐活动全部免费。强化人才市场内部管理、文明办公、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人事公共服务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
四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和创业指导机制。制定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实施办法,帮助尚未就业的义乌生源高校毕业生参加岗位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依托义乌市工商职业学院建立高校创业服务体系,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享受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收费优惠政策。
五是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工作。举办“大学生就业论坛”、高校毕业生就业征文比赛和“大学生就业沙龙”等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同时协助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免费提供人才测评,对缺乏就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援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