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了政府主要职能审批窗口的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很繁忙,最近几天,还不断有北京、黑龙江、吉林、海南等省市政府部门的人员进出。
他们是来向杭州学习考察的:学习政府公务员怎样替投资人“跑腿”代办投资项目审批。
自去年7月1日,杭州推出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后,已有2998个项目投资人享受了这项服务。他们在满意之余,还主动做起了“活”广告。
杭州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共有代办员500余名,他们绝大多数是市各机关派出的挂职锻炼公务员,其中,杭州市级的110名代办员,70%以上还是处级干部。
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吕圣祥透露,这种新型公务服务模式,已被评为2008年度浙江省“政风建设十大新事”之一。
拖了5年的项目2个月完成审批
一个普通的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需与30多个部门打交道,办理40多道各种手续,一般历时11个月左右。
手续之多、程序繁琐复杂,多跑腿是不可避免的。万一遇到意外情况,审批工作就会变得更为复杂。香港某置业集团在之江旅游度假区的一项投资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3年,这家企业在杭州市取得土地使用权。本应在当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却因拆迁等原因,直到2008年才真正拿到土地。
然而,事隔5年,随着城市规划变化,用地规划指标又出现调整。这块长期闲置的土地,按相关规定,面临着土地收回和高达1600多万元的罚款,开工建设更是遥遥无期。
“就在我们没辙、时间又很紧迫的情况下,知道杭州新推出了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便立即找上门。”这家置业集团杭州公司负责人袁丹林说:“在办理好项目代办申请手续的第二天,代办员就上门来了解情况,为我们办理各类事项。最终,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帮我们办好了土地使用权证,2个月后工程就破土动工了。”
免费代办“小意思”还被退回来
“我们这个工程能开工,代办员的功劳很大。我们了解到,代办员光上门协调各个审批部门就跑了50多趟。他们为我们代办,还不收一分钱。”袁丹林说。
袁丹林介绍,代办员替他们公司办事的那段时间是夏天。看着代办员冒着高温跑来跑去,他觉得过意不去,一天上午,特意来到代办员办公室,悄悄塞给他们一叠冷饮票。“他们开始坚持不肯收,但我执意要给,他们就收下了。可下午,冷饮票又回到我手上。原来,我一走,代办员就上交了。”
送礼品、请吃饭感谢代办员,是很多投资单位负责人的感谢方式。可是,他们告诉记者,“小意思”一直都吃“闭门羹”。
有家单位的门卫向记者“报料”:“代办员上门办公事,用的可都是私车。”
对于这一点,吕圣祥不避讳。“代办员跑代办不可能派车,要提高效率,出门只能坐公交或打车。很多人一直是私车公用,虽然每人每月的交通补贴很少,但从没人抱怨过。”
代办不“走后门”一边做一边学
“代办员来自各个机关,他们当中有长期从事党群工作的,也有刚从部队转业的。到这里之前,很多人从没有接触过项目审批。挂职任代办员,成了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杭州市代办中心副主任贾继芳说,这样一支队伍,成了政府代办员的“开创者”。接到任务后,各小组的组长进行任务分配。一个项目,一般随机派2至3人进行办理。
“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应该做的。”代办员陈柳很谦虚。
他说,帮助投资者办理项目审批,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今年2月,他就帮助一名英国人,办出了桐庐县第一家外商独资的教育培训企业。“之前,我什么都不懂,咨询了很多可能涉及的相关部门才搞明白程序怎么走,需要哪些材料。桐庐当地办不了,我又跑到杭州来办。这在原单位可是学习不到的。”
另一名代办员也提到,他们给投资者办理审批项目速度虽快,但并没有“走后门”。只是,事情办多后程序熟悉了:“哪怕遇到不顺畅了,我们可以发挥协调功能。很多时候,几个审批部门程序之间,就是小问题缺少及时协调。”
覆盖全市上下形成代办网络
杭州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设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内。另外,每个城区和县(市)也设有代办机构。代办项目时,采取市区联动、上下协办机制,提高代办效率。
为了让更多涉及审批的部门集中在一起,今年,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将迁址。到时,将新增进驻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20多家。同时,还会将项目审批前、后置环节的40余项中介技术服务分类引进。
这样一来,代办员的代办将更具有效率,代办制也将进一步成为优化政府服务、培养锻炼干部的一张金名片。
吕圣祥说,为了让相关单位不出门,通过互联网就能查询到代办业务的进展情况,他们还准备开发相关软件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