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兴县敏锐捕捉金融危机困局带来的人才引进开发机遇,采取重点突破的策略,大力推动高层次、紧缺型人才资源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 创新机制激发“动力”
将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捆绑式”结合,创造性地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导向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对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给予倾斜性的扶持,并制定实施《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工作目标计划》、《企业人才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将人才工作实绩列为企业享受全部20多项优惠政策的先决条件,对企业年度未完成人才开发导向指标的在申报享受优惠政策时“一票否决”。“人才新政”激发了企业主体能动性,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化危机为机遇,抢抓‘第一资源’促进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敏感性普遍增强,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确立经营“人才资本”战略意识,主动制定实施人才开发计划,形成了全新人才工作格局。
二、 创新举措集聚“才力”
一是实施“抄底海外高管”引才工程。针对金融危机带来国际高端人才加速流动的机遇,人事部门重点引导、协助骨干企业放眼全球知名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通过借助省内外人才交流机构、聘请知名猎头公司等途径协助16家企业引进高管32名,其中外籍专家17名、海归硕博士15名。
二是实施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培育工程。着眼“引进领军人才引领创业创新”,组团参加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浙洽会留学人员推介会,重点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与县内企业合作创业。成功引进2名留学博士及其8名团队成员入驻长兴科技创业园,启动功能性超细复合粉体填料、抗艾滋病新药研发项目,与县内2家企业达成了产业化合作意向。与10多名海外高端人才及其创业项目达成引进意向,其中2名留美博士的光伏电池、生物医药项目正抓紧洽谈。
三是实施紧缺人才集聚工程。加强人才需求统计预测,每月编制《长兴紧缺人才需求预测目录》。与4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组织推荐了260多名与企业需求对口的硕士博士到长兴应聘。组织68家企业赴绍兴、上海、杭州开展紧缺人才招聘活动。至4月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成紧缺人才引进意向1600多人次,已到位733人。
四是实施柔性引才借智工程。扎实推进“人才接轨上海计划”,实施硕博士柔性挂职工程,为企业解决难题。收集整理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智力合作需求项目,与国内外专家对接,以项目吸纳、承接、使用外界高端人才智力。至4月底,全县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42名,15家企业引进转化智力项目32个,其中国外项目9个。
三、 创新服务输送“活力”
一是开展“硕士博士服务经济建功立业”活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与400多名硕博士结对服务企业200家以上,企业硕士博士立足岗位领办项目完成县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20项以上,所有硕士博士针对企业或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完成调研课题100项以上。活动开展以来,已有176名硕博士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取得初步成效,硕博士领办项目中已有18项申报省级科技项目。
二是开展机关事业专业人才服务基层创业创新活动。专门出台《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创业创新评价激励办法》,目前有300多名专业人才参与活动,为民营企业及现代家庭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创业户提供技术改造、市场开拓、品牌营销、人才智力引进及成果转化、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