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4日讯 2006年11月,台州市首次决定选拔高校毕业生,去当农村和社区的大学生村官。当年,也是浙江省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第一年。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聘用期为2-3年,期满后的“出路”是鼓励留任村干部、择优选拔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扶持自主创业、引导另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
3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台州市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经过历练变得更加务实。面对3年合同期将满的事实,现在他们的心态、处境如何呢?
A 当初,我从校门走向农门
洪玲苏,浙江财经学院2007届国贸专业毕业生,2008年3月,经过重重的选拔考试,到椒江区洪家街道灵香店村担任大学生村官,任村支部书记助理。
“其实,当初我毕业的时候有好几条路可以走:一是做外贸,也成功通过了几家企业的面试,还有老板都亲自跟我谈过,希望我过去好好发展;二是继续读研,想出国留学;三是去考公务员。”经过与家人的长时间商量和权衡,洪玲苏最终选择了做一名大学生村官。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村官的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这是洪玲苏刚刚任职时的想法。到村里后,洪玲苏却发现曾经熟悉的农村,突然离自己其实很远。
“上任后,工作范围有限、权力有限,有时候想帮村民做点事,但他们又不放心,担心把事情搞砸了。日常除了做一下会议记录外就是做接待工作,多数时间是接待村民咨询和调解纠纷。”洪玲苏说,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既然来到农村就安心工作,总还是想帮着村民做点什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吧。
B “农村对我的改变要比我改变农村的多”
在椒江区章安街道柏树里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杨卫琴,即将结束3年的村官生涯。说起3年中的农村锻炼,杨卫琴明白了做事无论大小,都要以平常心态对待,放下架子,从小事做起。
“回顾走过的3年,应该说在农村工作自己改变了很多。柏树里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一直走在街道甚至全区前列,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我所做的事,只是让这个村的建设更好一些。”杨卫琴说。
作为台州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杨卫琴说,3年后自己才能够结合工作理解大学生村官的“真正涵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收获了农村的工作经验,“使我了解到乡镇、村里在做些什么工作,以及农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在收获了乡情后,原本陌生的地方已经非常熟悉。从不知道工作从何下手、工作眼高手低出错,到现在对村里情况很熟悉,每家每户的户主名字、村民代表的名字都能够记得清清楚楚。
和杨卫琴一样,在台州,许多大学生村官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村官的工作热情:黄岩宁溪镇的11名大学生村官入股办起农业合作社;临海白水洋镇大学生村官实施“团队捆绑”助推远教工作;温岭箬横镇成立全国首个女大学生村官妇委会,以此来活跃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加快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民主化进程,促进大学生村官自立、自信、自强……
C 合同期满,将何去何从
“说到合同期满后的出路,这简直就像压在我心口的一块石头。”说到3年后的出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学生表示,“这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提及的,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杨卫琴说,跟自己同期去农村的大学生也经常通过QQ群联络,大家谈论最多、最为担心的就是3年任期满后,该往哪里去。“出路不明已成为大家的一块心病,谈到这些,很多人都萌生过退意。”记者从台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处了解到,2006年台州市共招聘了209名村官,而现在在岗的只有158名,其中不少人就是中途考上了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或者去了企业工作。
“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给农村工作带来的青春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政策来扶持他们,这些大学生村官还是比较‘受伤’的。”一街道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村官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也有少数基层组织只拿大学生村官当通讯员、传声筒,他们甚至成了专职的“斟茶接待员”,这无法达到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效果。
“目前,我们正积极地在研究制订符合台州市实际情况的扶持政策。”台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杨剑介绍,估计在今年9月底,这些政策能正式出台,而这些政策也将在最大范围内保护大学生村官的利益。
在大学生村官们看来,“即使这些措施都落实到位,也只是为培养大学生村官迈出的第一步,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建立起一套量化科学的考核方式以及制度化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