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调查:3年期满大学生村官得到广泛认可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10-05-10 00:00

    日前,浙江大学300名大学生对我省10个地区(除舟山外)近1000位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的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表示“满意”或“很满意”;77.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在基层的收获很多,70.2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官经历”对他的成长和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有55.74%的大学生村官也表达了对前途不确定的担忧。43.7%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合同期满后想考公务员,18.9%的大学生村官选择续签,16.4%选择自主创业。

  这些年,他们过得怎么样?3年期满后又将奔赴何方?

  今年4月,台州黄岩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合同到期。近日,记者专程赶往黄岩进行实地采访,了解这个群体的实际工作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出路打算。

  有艰辛,也有收获

  2007年4月,黄岩区第一批28名大学生村官上任。3年后,其中有15人已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各种途径离开。

  根据一份名单,记者陆续与13位村官中的11位,进行面对面交流和电话采访。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这批今年4月到期却还未续签的大学生村官,多数选择了继续观望,明确表示希望留下的有4位。

  现任上郑乡下余村村支书的张杭军是其中一个。8个月前,他不仅成功入选村“两委”,从“二传手”成了“当家人”,还和乡里的另外10位大学生村官,每人自筹5000元承包了40亩土地,并带动乡里村民种了500亩猕猴桃。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创业了。当村官的3年,张杭军养过两年的獭兔,养过半年多的溪鱼,还做过杨梅营销……几经摸爬滚打,在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后,他决定和村民一起发展规模农业,走产业化道路。

  张杭军说,这3年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从刚开始的失落、迷惘,到现在自己的进步,给村里带来的点滴变化,他终于有了成就感。

  比张杭军早一年进入所在村“两委”班子的富山乡半山村村官张海珠,今年刚刚考取乡镇公务员,回顾这3年,她觉得辛苦,但收获蛮多。

  “刚来时啥都不懂,边看边学。”张海珠告诉记者,“其实也不难,多了解村民家里的情况,多帮他们,他们会感觉到,工作也好做了。”从一开始跟在村支书后面,到独立处理邻里矛盾,小姑娘成长迅速,现在,村民们有事都愿意找她商量,这让张海珠很有成就感。

  “我想为农村服务。”这段村官经历,让张海珠下定决心继续从事农村工作。


  有喜悦,也有忧虑

  3年,有喜悦,但这批年轻人也有忧虑。

  采访中,记者从大学生村官们口中听到最多的,是“现实”两字。

  记者了解到,黄岩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今年平均年龄27周岁,在任的13位村官已经生育的女性有3位,5位男性全部没有结婚。北洋镇群联村村官李惠刚表示,他“不敢”考虑个人问题。

  “本科生1800元、专科生1600元,这样的收入,即使在农村也不算怎么样。”人高马大的李惠刚谈到自己经济上的窘况,有点黯然。但他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成长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现在澄江街道葛村当村官的卢静晓对自己的未来还有些迷茫。3年来,虽然自己感觉有所成长,但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磨炼。对于未来到底往何处去,卢静晓说自己还没想好。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