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真题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
2.请仔细阅读以下资料,然后按照后面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在第2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揭晓的2004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榜单上,我省有26家民营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前10名中,我省更是占据着7个席位。
2004年1至6月份,我省个私企业共实现总产值4594.46亿元,销售总额及营业收入3817.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77.84亿元,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0.96%、25.49%、24.58%。据省工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五年来,全省年均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4.3万户、新发展私营企业4.03万家,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的浙江省,CDP的71%、就业的90%、税收的60%均源自民营经济。
(2)随着经营事业的扩展和与资本积累同步增长的社会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反哺社会的重要性,纷纷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2003年杭州富阳一位低调的企业家一下子拿出1000万元捐给当地教育部门。在浙江中部小镇横店,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横店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文莱不仅办企业吸纳大量当地农民就业,带动老百姓一起走致富道路,还为当地老百姓建起了高中、大学。
(3)民营企业往往是家族企业,家族化经营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家族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引入优秀人才比较困难。而企业又要发展壮大,急需人才加盟,此时只有从家族内部挖掘,结果家族中一些资质平平、能力一般的人进入企业管理层。尽管这些人不比其他员工的贡献大,甚至还要小,他也会因自己的特殊关系而争权夺利、不干实事,颐指气使,自封“元老”,养尊处优并要获得超额利益,这对执行企业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打击很大,会严重影响到非家族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西子联合控股公司董事长王水福表示深有感触:民营企业素有“机制灵活、产权明晰”的特点,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家族情感”“家族矛盾”往往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使企业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就必须适应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适时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浙江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每年有几十亿元的产值,为了实现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该企业前几年每年引进100名本科(本科以上)大学毕业生,但今年企业不得不调整了这一引人计划,因为前几年引进的人才有一半多“跳槽”了。位于台州的飞跃集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缝纫机生产企业,但企业近年来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而另一家生产医药的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很多企业家都表示,人才难留,花了不少时间培养出来的员工,经常一走了之。
(5)时至今日,民营企业在电力、煤气、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和金融、保险、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到限制。在调研的企业样本中,处于这些行业的企业数量很少,有些行业则根本没有,民营企业当然难以在这些行业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在市场准入方面长期存在的对民营企业的限制性政策,与外资在很多方面享受的“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相比,其歧视性显得更加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80多种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个,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1个。即使是一些已经放开的行业,民间资本进入的相关配套政策也没有落实,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做到一视同仁。
(6)我国的资本市场建立初期,即以服务国有企业改革为主要目的,在对发行、上市进行审批时,民营企业几乎不可能得到指标。近年来,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增加也大多是通过“买壳”实现的,企业债券更是极少数国有大企业的“专利”。
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后,商业银行基本收回了基层支行的贷款审批权,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当前,主要以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在资产的规模和质量、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上都远远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这种情况事实上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的“真空地带”。在国家统计局对浙江民营企业的一次专项调查中,有45.7%的企业认为制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是融资困难,有66.4%的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很不容易。
(7)大量的浙江民营企业源于小型的社队企业、集体企业或家庭作坊,开始时只有为数不多的普通劳动力,缺乏资金和技术,所从事的都是简单的加工行业。后来,虽然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对最初的产业选择路径的依赖使得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仍然以这些初始产业作为主业。企业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主要是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在去年一季度的出口中,一般贸易占九成以上,高技术产品出口仅1.05亿美元,低于全国26个百分点。权威人士曾形象地指出:“浙江的企业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核心竞争力不强。”
(8)在已进行的全国三届“中国名牌”产品评定中,浙江省共有50个产品品牌被评定为“中国名牌”,浙江“中国名牌”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5%,位居全国前列。然而还是在浙江省,不少企业并不注重信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宁波的小家电、平湖的服装、慈溪的灯具、义乌的玩具……九成左右是贴牌生产。在这些企业中,量多价廉往往是他们主要的市场营销策略,为代理商、贸易商打工、做嫁衣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温州市长刘奇说:“没有贴牌生产,我们很难摸到国际顶尖品牌的生产、管理门道,但只要贴牌,企业只能是灌木丛,长不成参天大树。”
(9)在绍兴,人们反思欧美对纺织品接连不断的反倾销案;在温州,人们剖析西班牙的烧鞋事件;在宁波,人们说起生产成本提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外迁……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浙货最大的优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0)20余年的风光之后,全国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买方市场彻底取代了卖方市场,浙江经济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仅一个“先发优势”,已难以快速牵动浙江经济这列越来越庞大的列车,经济发展的“硬件”制约也开始浮出水面。
在某市,除基本农田外,可用于建设的耕地,按去年速度,再有7年,将全部用完。而在全省,土地资源紧缺现象已是普遍存在。2004年夏天为让电于民,义乌2万多家工厂一度全部停工,全国电力缺口1/4在浙江。地处江南水乡的浙江近年来还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结构性和水质性缺水已经开始困扰城乡。慈溪、玉环等城市,去年盛夏高温季节,不少家庭异地大批购买瓶装矿泉水,以补充生活用水不足。
省经贸委、发改委的同志给我们算能源账:浙江的一次性能源,95%来自省外;浙江的经济还属于高投入、高耗能型。去年全省GDP增长14%,用电增加了22%。能源、资源、环境制约发展,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感受格外深切。
(11)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浙商对政府的要求也日益“苛刻”。省长吕祖善表示,浙江地方政府长期以来的“无为而治”,固然释放了民间的创业激情,但也使自己养成了“惰性”。浙江以后应像苏南许多地方政府一样,全力打造“有为”政府。省工商部门开展了企业创牌活动,争取用三年时间,在民营企业中培育1000个知名商号,1000件著名商标,30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使浙江企业真正走上物理资本和伦理资本双重积累的正道,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抬头挺胸走天下。
已经保持了25年高速增长的“浙江列车”,究竟还能快跑多久?
三、申论要求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上述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省政府要实现从“无为而治”到打造“有为”政府的转变,下列哪些不属于打造“有为”政府的正确措施?请指出并分别说明为什么,字数不超过300字。(30分)
A. 政府应该把该管的管好。比如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应该而且只能由企业自己决定;但在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上,一定要由政府决定。
B.政府尽可能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倡导在经济活动中政府唱主角。
C.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D.营造发展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附属机构。
E.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并使它逐步占支配地位。
F.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
3. 请结合给定的资料,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明力。(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