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丕谦,1969年1月1日出生在天津静海,2006年11月从东海舰队航空兵宁波机场转业到浙江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宁波支队工作,现为四大队民警。自转业以来,周丕谦同志快速调整角色定位,以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处事原则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参谋好助手、民警眼中的好同事好战友、群众眼中的好民警好公仆。
一、家属亲人患重症,创优意识不甘后。
周丕谦的老家在天津,妻子也是天津静海人,有一个14岁正在读初三的女儿,因为在宁波没有其他亲戚朋友,三口之家可谓相依为命。周丕谦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承载着老婆孩子太多的希望和责任。但命运却偏偏没有给他一条平坦幸运的人生路。
2010年5月20日,他的妻子被查实患了卵巢腺癌,这对他和他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一度陷入迷茫、失望甚至绝望。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就利用正常的休息时间在宁波和上海之间奔波往返,有时候确实时间不够,就和民警换个班,归队以后再补回来,大队干部和民警都让他好好陪妻子看病,不必牵挂大队里的工作,但他执意要和其他民警一视同仁。四大队远在奉化溪口,距宁波市区50多公里,原本他可以向支队班子申请调到支队部工作,这样照顾妻子和家里可以方便些,但是周丕谦没有。他认为很多同志都有困难,自己也没有“特殊化”的权力,于是他在这来回100多公里的路上,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自始至终没有向组织叫过一声辛苦,对于单位要给予他勤务上的“照顾”,他也婉然拒绝。
今年11月,周丕谦的妻子在医院接受化疗期间,又突发尿血,病情很不稳定,但此时恰逢周丕谦被抽中参加省厅大练兵考核。这对周丕谦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古人云“忠孝难两全”,经过一个彻夜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先将妻子托付给多年的好友照顾,自己毅然应战三年一度的省厅练兵大比武。他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自我施压,一天二十四小时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展封闭式训练,不管在计算机、理论还是体能、射击他都竭尽全力,而不是尽力而为,最终带领宁波支队取得了大练兵考核全总队第一的优异成绩。回来后,他急冲冲赶到妻子病床头,和妻子分享练兵的成果,但不管怎样,愧疚和心痛的眼泪早已爬上他原本坚强的脸颊。
二、 职务头衔有落差,工作热情不降温。
转业前,周丕谦同志是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宁波机场的正营级干部,到宁波支队后,由于工作需要成了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普通民警,这样的落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的。对于一位有着20余年军龄,在部队里担任领导职务多年的老同志来说,这种职务头衔上的落差就象是一盆无情的冷水,然而却没有扑灭他对高速交管事业的热情。
因工作需要他被安排在奉化大队,远离支队部,条件艰苦,经常是多天才能回一次家,他不但没叫苦叫累,还把部队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到警队,与同事们同甘共苦。2008年抗雪救灾,他全身被冰雪浸湿,但为了困在路上的大客车乘客能吃上食物,他来回步行7公里为乘客买面包、送姜汤,而自己却因此患上了重感冒; 2010年雨雪冰冻天气多发,他在路面经常一站就是10几个小时,而就在他下班回家后,他还不能正常休息,家中患病的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女儿,还要他的精心呵护和照顾。2011年,当相当一部分年纪较大的老民警或军转干部跟组织要求调换相对轻松一点的岗位时,早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仍然兢兢业业,攻坚克难,和年轻干警一样上后班,抓整治,每月的工作量都居支队前三名。
三、脱下军服换警装,为民感情不动摇。
在平时的工作中,周丕谦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决不心慈手软,但当他发现当事人有困难时,总会伸出援助之手。他坚持用严格的态度去执法,用人性化的服务去助人。可以这么说,脱下军装穿上警服的周丕谦,变的只是穿在身上的衣服,不变的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011年的1月29日上午,周丕谦如同往常一样在宁波绕城高速上巡逻,一辆大客车突然在巡逻车前方紧急停车,从警多年的他意识到车上肯定有情况,也随即靠边停车。该大巴车司机从车上匆匆跑来,说他车上有一名小女孩处于昏迷状态,且全身抽搐,急需送到医院。周丕谦见此情景,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打开车门,扶着母女上车,载上包括小女孩的父亲三个人往最近的明州医院急驰,最终使其脱离了生命危险。而此后,周丕谦多次到小女孩接受治疗的明州医院以及宁波康复医院前去探望,不断鼓励女孩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像周丕谦一样将好事做到底的却并不简单。
2011年10月16日,周丕谦同志在甬台温高速巡逻时,接到应急救援中心指令前去查看路肩上躺着的一个行人。周丕谦到达现场后,查明当事人是一名因生活失意的男子,酒后萌生死意,想来高速上寻短见。当时,该男子见到周丕谦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是来找死的,你看得多,告诉我怎么死最痛快,是被撞死还是被压死!”,说完便向主车道冲,周丕谦为了将其拉回路肩,好几次差点被过往车辆撞到。为了避免发生不测,周丕谦抓住时机以为当事人手机充电为由,拿到其手机查到家属电话,巧用亲情打消了当事人的错误想法。事后,随车来接当事人的一名家属认出了他,说:“我在报上见过你,报上说你是什么高速卫士,开始我以为报纸上这种吹牛的东西多了,没想到,今天碰到这件事,我信了!”随后家属又掏出了一叠现金,欲感谢周丕谦,被他婉言拒绝:“这件碰到谁都会管的,更何况我是个警察,义不容辞。”
四、愿为大家舍小家,荣誉名利不争抢。
2008年初,周丕谦同志到奉化四大队工作不久,大队里一名学员警因为与单位职工发生口角,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正当大队干部准备出面做工作时,周丕谦同志主动请缨,表示先让他出面了解具体情况、做做工作。一来可以让学员警觉得这件事没有领导出面,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二来也可以给大队干部留下回旋的余地。周丕谦同志以同事兼长者的身份做起了学员警和另一名职工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干戈为玉帛,最后使事情妥善解决。
此后,周丕谦就逐渐成为大队领导与民警沟通的一座特殊桥梁。由于其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民警们都很乐于同他谈谈心,聊聊家常,当他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时,他就会及时和大队领导交流沟通,协助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队伍健康稳定。2008年7月,大队党支部换届选举,周丕谦同志被大家一致推选为支部委员。他知道这是大队全体同志对他的信任,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挑在肩头。
作为支部委员,他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经常找民警谈心交心,充分掌握大队民警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修养,引领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他还十分关心民警的生活。在得知大队好几位民警没对象时,就乐着要给民警当“红娘”,使同志们备感亲切,因此更喜欢亲切地叫他“老周”。为了四大队这个大家庭,周丕谦付出了很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每当遇到荣誉时,他却说我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多次主动退出评优评先活动,去年总队开展党员评议活动被全体党员一致推为优秀党员,在无法推脱的情况下他才被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