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一附详细答案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6-11-20 00:22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一附详细答案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

    1.据《了望东方周刊》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对中国媒体感到“困惑”的日本外交机构加大了对中国媒体的公关力度,试图给中国记者“洗脑”,改变日本在中国传媒中的形象,并使中国普通公众对日本产生好感。 事实上,对于中国媒体的“警惕”,日本外交机构由来已久,日本外务省的很多官员相信,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是片面的,这种“片面”部分导致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极度反感”。 不管怎样,作为解决“中国媒体问题”的一种方式,日本方面采取了包括“日中共同作业计划”在内的经济合作和人员交流等措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其中,近段时间里,日方尤其重视加强与中国媒体的沟通。

    2.据《了望东方周刊》了解,日本方面最近加大了对中国新闻界尤其是“市场化媒体”的公关活动,频频邀请采编人员访问日本。 在2004年7月到2005年3月,已经有几十家媒体的记者被邀请访问日本,包括《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青年参考》、《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都派出记者到日本访问。 

    3.根据日本使馆提供的资料,仅在最近一年内,该使馆就举办了5次这样的活动: (1)2004年7月26日至8月1日,7名记者,考察了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 (2)2004年10月17日至24日,4名记者,考察了东京、广岛、大阪、京都; (3)2004年12月13日至23日,9名记者,考察了东京、名古屋、京都、广岛; (4)2005年2月7日至15日,1名记者,考察东京、三重、京都、广岛; (5)2005年3月14日至24日,4名记者,考察了东京、名古屋、京都、神户、广岛、大阪。

    4.据日本驻华使馆透露,这些记者在日本考察期间,被安排和日本的一些高官及国会议员进行讨论,去日本的企业、工厂进行参观;使馆也会根据记者的要求做出一定的安排,让中国记者了解普通的日本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想些什么。“比如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也在加深,所以会安排他们去参观养老院。另外,中国也在振兴像动画片一类的文化产业,所以也会安排记者到日本参观这方面的产业。”日本驻华使馆公使井出敬二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5.一些赴日考察的中国记者说,采访线路、场地什么的,以及要见什么人,大都是日本官方安排好的。平时在电影、碟片中目睹的日本的那些严重社会问题,基本上没有看到。 中国记者在日本看到的和反应强烈的情况主要有:

    (1)靖国神社给人以“最糟糕的印象”。在赴日的中国记者中,一部分人考察了靖国神社。一位记者说:那天是2004年10月19日上午,下着小雨,当时正值靖国神社秋祭。那是一座看上去风景秀美的建筑。穿着白色长袍、打着黄色雨伞的神职人员正在举行仪式。在正门里,有一个老兵模样的人,身披写有表示纪念文字的白色条幅,穿着蓝色雨衣,带着黑色帽子,不时挥舞着日本旧时国旗,面对走过的参观者。“我当时狠狠瞪了他一眼,他也注意到我,也报之以警惕的眼神,我想他可能是为死去的人招魂。”这位记者说,“可以说,去靖国神社的考察是日本给我留下的最糟糕印象,我无法认同日本人对自己文化观、生死观的解释。我们接下来对游旧馆的考察,心情更加沉重。” 

    (2)游旧馆坐落在靖国神社,里面陈列着大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时使用的武器和物品,包括鱼雷、战斗机、日本军刀、军服等。记者说:“游旧馆每天都要为参观的人放映电影,反映日本过去的战争经历,我不懂日文,但是我能够明显感觉到这里渲染的气氛,是对侵略者进行赞美。听着解说员的声音,看到电影画面,让我感觉到回到了二战时期。” 

    (3)2004年10月19日上午,与中国记者同时到靖国神社的还有包括自民党干事长武部勤,民主党议员、前首相羽田孜等在内的79名国会议员。记者说:“我当时想,中国人肯定会非常愤怒,中国外交部官员常对日本人说,(首相参拜)伤害了中国等亚洲国家战争受害者的感情,而那一时刻,我感觉自己受到的伤害是真实的,非常难过。” 

    6.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围绕靖国神社、教科书、南京大屠杀、遗留化学武器、钓鱼岛等问题为基本话题,激烈的争论时有发生。 比如在2004年末,在日本新闻文化中心举办的有关日本话题的讲座上,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一位官员几乎一个人与几十个中国听众辩论,而话题的核心依然是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记者考察日本时的必谈问题,也是双方经常交锋的话题。

    7.2005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中国记者业务研修会上,受邀演讲的一位日本官员对中国媒体提了一些意见。“最近日美贸易大臣进行了会谈,中国发表了评论,大多数媒体只介绍了中方的观点,《新京报》同时却采访了我。他们在这个报道中,讲了中方的评论,专家的观点,日方的观点,比较均衡,我很感谢他们介绍日本的观点。” 不过,在这位官员演讲完,一场“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位官员遭到了众媒体记者的“发难”。在回答了“靖国神社”、“珠海买春团”等负面事件的问题后,最后有记者问他:“对日本人心胸狭窄、忘恩负义有什么看法?”一直面带微笑的日本官员骤然色变,询问主办方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面对听众提出,日本为何不仿效德国,这位日本官员强调了日本的文化因素,而他的发言不时引起在场的中国人的质疑,最后不欢而散。

    8.日本媒体更需要全面了解中国。中国记者也在日本感受到,对于中国问题,日本媒体存在“过度炒作”。 “比如说2003年的福冈杀人事件,日本媒体都在渲染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很变态地杀人,这对中国的形象很不利。而中国人在日本犯罪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经济观察报》前记者文琼说。 此外,日本近年来极力渲染中国军事现代化,称中国国防费用不断增加,国防政策不透明,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军事威胁”。 

    9.中日问题研究者刘柠认为,一些日本媒体说“日本纳税人的血汗钱”到头来只换得中国社会日益高涨的民间“反日”运动、大规模军事扩张以及对有潜在军事性意图的宇宙开发事业的巨额投入的声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日本的“民意”和“舆论”?他说:“但它相当煽情,通过大众传媒广为传播,不但在民间社会成功地遮蔽了ODA的‘准赔偿’背景,而且使日本政府在决策上的回旋余地变得越来越小,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的舆论空间一度收减,在各大报章中对中国的报道,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很接近,对中国的报道增长,但负面居多,有的右翼媒体争着做中国专辑,因为卖得好。”

    10.现任清华大学中法交流中心主任的杜明告诉《了望东方周刊》:中日民间情绪的对立是客观历史的结果,中日两国媒体在处理对方报道上确有不适之处,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两国如何找到其中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就像战后法德两国所作的努力那样解决历史问题。媒体在其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 

    11.“包括我们每一个到日本访问的中国人,如果大家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宣传、介绍中国的情况,肯定有助于日本民众更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一位从日本考察归来的记者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表述道。

    12.据统计,2004年中国人到日本的人数为60万左右,日本使馆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13亿中国人了解日本,其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先让中国的媒体了解日本。同时,日本也在中国一些顶尖的传媒院校中,与那些中国未来的年轻记者进行交流,比如在清华大学传播学院,使馆也会请一些日本记者去那里介绍一些日本的情况,以此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

    13.《经济》杂志记者王建钢认为,仅有沟通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不应该年复一年地去刺激曾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并不是中国媒体恶意丑化或者妖魔化日本,日本应该反省一下,中国媒体左右不了小泉,更左右不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根本情绪。”

    14.《环球》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认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沟通”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手段,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这么看问题……很多时候,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靠“沟通”就能解决。 

    15.说到底,究竟日本能否通过中国传媒改变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形象,除了需要时间和更多的交流,更需要日本国内特别是高层自身的努力。

    三、申论要求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出主要问题,篇幅在150字左右。(满分20分)

    (二)根据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或建议,篇幅在350字左右。(满分30分)

    (三)根据所给材料及其中所含重要信息,为说明或论证你所提出建议或思路的合理性,展开必要的论述,由此写成一篇论文。要求: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论说充分,令人信服,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篇幅在1200字左右。(满分50分)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出主要问题,篇幅在150字左右。(满分20分)

    【参考答案】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外交机构加大了对中国媒体的公关力度,试图改变日本在中国传媒中的形象,并使中国普通公众对日本产生好感。实际上,民间情绪的对立是客观历史的结果,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是日本国内,特别是日本高层自身能否像战后德国所作的努力那样解决历史问题。当然,媒体在其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中日两国媒体在处理对方报道上确有不适之处,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3505973

    【作答提示】

    要根据给定的材料,概括出主要问题,主要应注意把握如下几个要点:

    (1)认真审读材料,弄清题意,摸准要求。尤其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筛选出其中可能包含的迷惑信息、多余信息,找出隐含信息,这样才能吃透字面、领悟深意,紧扣中心来拟题。

    (2)在认真审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关键是要把握住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由此确定全部材料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是日本国内,特别是日本高层自身能否像战后德国所作的努力那样解决历史问题。当然,媒体在其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63373

    (3)在以上材料中,有些话起着统摄全局、提示中心的作用,我们称之为中心句。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句子,因为它们可能就是材料的观点之所在。比如:

    “现任清华大学中法交流中心主任的杜明告诉《了望东方周刊》:中日民间情绪的对立是客观历史的结果,中日两国媒体在处理对方报道上确有不适之处,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两国如何找到其中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就像战后法德两国所作的努力那样解决历史问题。媒体在其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济》杂志记者王建钢认为,仅有沟通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不应该年复一年地去刺激曾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并不是中国媒体恶意丑化或者妖魔化日本,日本应该反省一下,中国媒体左右不了小泉,更左右不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根本情绪。’”

    “《环球》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认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沟通’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手段,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这么看问题……很多时候,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靠‘沟通’就能解决。”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